來報信的人稟報道:“韃子正在猛攻祁家,他們等拿下祁家之後,就會去對付於家。”
張煌言問道:“祁家還能堅持得住嗎?”
“能堅持幾個月不成問題。”報信的人回道。
張煌言愁容滿面,轉頭對張玉坤道:“祁家和於家幫了我們浙軍和閩軍不少忙,他們兩家有難,我們必須去救,不能讓江南反清計程車子們寒了心啊。”
“不錯!那邊還有我們天地會的兄弟和瓊州軍的兄弟也在,不說別的,就說我們那些兄弟,我們不能不管!”張玉坤微皺眉頭點頭道。
“張將軍,我們應該立即向山陰和會稽兩地出兵!”羅子木道。
張煌言也點了點頭道:“對!立即發兵寧紹!”
“不!”張玉坤制止了張煌言,“我們不能直接發兵去救,我們的強勢是在海上,上了岸之後對陣上數量眾多的韃子,我們沒有多少勝望!我們應該派遣一支艦隊,從杭州灣進入,直接抵達杭州城下,炮擊杭州城,再派遣一支小隊伍佯攻杭州府。這樣杭州綠營兵必然會回師救援杭州,我們在半路上埋伏,一舉殲滅杭州綠營!”
“這是圍魏救趙之計啊!就是不知道韃子會不會上當?”張煌言覺得這種計謀太簡單了,早已被人用了幾百遍了。
“韃子不上當,就讓他們上當!我們虛張聲勢,在當地天地會接應下,往江南河網地帶派遣小船進入各條小河,把一些老百姓接走。自從韃子來到江南之後,他們就盤剝江南百姓,以前江南百姓從來就沒有災年活不下去的,現在都出現餓死人的事情了!加上江南三大案,江南百姓已經是恨透了韃子。我們接走百姓,去崇明島修築堡壘工事,韃子肯定要有反應。會往姑蘇常州一帶調兵,我們再利用水師之便向杭州進發!”張玉坤提議道。
原本明朝的時候,江南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很不錯,哪怕是自己沒有耕地的佃戶。交了租之後,還能讓一家過上小康的日子,就算是偶爾碰上旱災水災,農民家裡都有餘糧可以渡過遭災期,而不至於餓死。原因是江南田地三熟。又有富饒的水鄉資源,加上東林黨給江南免除了不少稅收,所以明朝的時候江南就不存在遭災現象。
當然了,江南過上了好日子,苦了的是北方百姓,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崇禎皇帝找到了煤山上的歪脖樹
。
清軍進入江南之後,先用屠刀殺死一批反抗者,奪取了他們的財富,之後又對江南征收重稅。殘酷的壓榨富饒的江南。江南再富有,也經不起一個急需銀子打仗的清廷壓榨,結果出現了民不聊生的現象,碰到災年,農民餓死,小地主都紛紛破產。
後來是清廷統一了江山,戰事平息之後,江南的經濟才慢慢恢復。因為江南的富有,到了康熙中期江南就恢復過來了。
張煌言採取了張玉坤的計策,派遣南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乘坐小船,在當地天地會的帶領下,從縱橫交錯的河網地區進入各地。
江南河網地區,十分有利於裝備了虎蹲炮和三磅小炮的小船作戰。也很有利於裝備火器的明軍登陸。因為江南的河流是小船可以直接靠上岸邊,陸戰隊不需要涉水過沙灘,不存在火器受潮的問題。
胡德帝給張煌言提供了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一些富有的江南士族。這些有錢的讀書人在清軍南下的時候,就積極主動的投靠清廷,有的人是家裡有人在清廷當官。狗仗人勢欺壓百姓;有的大戶人家為虎作倀,幫助清廷殘酷盤剝百姓。
張煌言指著這份名單道:“這些讀書人忘記了自己的祖宗,甘願當韃子的走狗,簡直是丟盡了祖宗的臉!把這些大戶都給打了!”
錢謙益,因為後來幫助了張煌言和鄭成功,這才沒有被列入這份名單中,否則明軍上岸之後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錢謙益。吳偉業雖然是貳臣,但他是被迫出仕的,也沒有被明軍必須列入剷除的江南士族名單內。
貳臣、清廷刑部侍郎龔鼎孳,老家雖然在安徽合肥,但是他在江南的時候,曾經購入大片的土地,在鎮江附近有一處大莊園。
此時龔鼎孳和妻子顧橫波在北京城,江南莊園中只有他的親戚,還有替他收租的管家和一些家丁僕人之類的在那裡。
明軍艦隊做出一副逆流而上要攻打南京城的架勢,向江寧方向航行。
江寧城內,從江口來的烽煙訊號早已傳來,有清軍信使快馬來報,說江口出現大量海寇,鉅艦如山,桅杆如林,有大小數千條戰艦,有大小炮上萬門!吳淞和江北水師全軍覆沒,海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