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處應該可以再節約十分鐘。我們下個月要想實現連續生產,每一爐鋼水的出爐時間要控制一百分鐘左右,你們肩上的壓力不輕啊。”
趙東與徐溪亭相視苦笑,沈淮對他們提的要求還真不低。
不過好在從市鋼廠挖來的技術骨幹,有四五十人都補在電爐鋼生產線上,而且徐溪亭、趙東、潘成等人領導他們,不存在什麼隔閡,只要跟一線工人及機器磨合,實現沈淮所提的目標,倒不是太難。
沈淮的初步目標,是要在一個月內,將鋼廠的實際鋼材產量提升到設計產能的八成,月產螺紋鋼七千噸;三個月左右時間,實現設計產能。
由於鋼廠的核心生產線引進的是國外在八十年初才成熟的技術,目前在國內還處於一流水平。過去三年時間裡,這條線實現產能嚴重不足,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條線的損耗不嚴重。
用這條線去生產螺紋鋼,實際上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沒有資金去改後續的連鑄及冷熱軋裝置——淘汰窗鋼產量,最方便的就改生產螺紋鋼。
同樣的,這條生產線在生產螺紋鋼上,技術上有很大的富餘,只有管理到位,突破設計產能將是相對輕鬆的事情。
沈淮跟徐溪亭、趙東他們提出要求,是希望在磨合半年左右時間之後,就要去嘗試突破設計產能,這樣在每噸鋼材產品上所攤的人工及設施折舊成本才會更低,每天、每個月、每年所創造的效益,才會更高……
晚上,楊海鵬要請鎮上、鋼廠及信用社的人吃飯,沈淮只是讓錢文惠作為鋼廠代表出席,他照舊將徐溪亭、趙東、徐聞、潘成、胡志剛等人聚集起來,召開整頓總結會議。
差不多到九點鐘,沈淮才脫開身,回到鎮上跟楊海鵬見面,趙東他們還要留在廠裡,嘗試性的開夜車,讓一線工人們逐步的去適應不間斷生產的情況。
生產上的一套規章制度訂立容易,但要生產線上的基層管理人員以及工人們不出紕漏的去執行,則不是易事。
電爐鍊鋼使用的高頻高壓電,一爐就有幾十噸鋼水、爐前有好幾十個操作工,出一點紕漏,就有可能引發大事故、大傷亡。
沈淮不直接抓一線生產,也沒有這個精力,壓力就全在趙東、徐聞刀、潘成等人肩上。
沈淮趕到鎮zhèngfu,何清社酒喝得有些多,先回去了,由郭全陪著楊海鵬留在zhèngfu裡,不過也已經先安排車送熊黛妮回去了。
楊海鵬跟沈淮都糙老爺們,在外面耗多晚都沒有關係。熊黛妮畢竟是新婚少婦,周明再放心,也沒有叫她留下來陪到深更半夜的道理;不然給熊文斌或白素梅知道,也得給埋怨。
邵徵是沈淮的司機,通常是送沈淮回宿舍才下班,錢文惠留多晚倒沒有關係,他們家的小孩,也上小學,有爺爺奶奶照顧著。
“談得怎麼樣?”沈淮把楊海鵬、郭全、錢文惠還有鵬海公司的一名合夥人,召到自己的辦公室裡瞭解情況。
“何鎮長幫忙說了很多話,主要也是你幫忙想的方案叫信用社安心,大體沒有問題了,就等著辦手續,”楊海鵬興奮勁還是掩不住,說道,“辦公跟堆場,何鎮長也幫助選了地方,就在學堂街北段臨上梅公路的一所小學裡。下午我們就去看過,離上梅公路很近,往霞浦、新津以及北郊都很方便……”
“什麼小學?”沈淮問道。
“竹堂村小,去年給大雨沖毀校舍,學生隨後分散到青龍橋、三里墩村小就讀。鎮上沒有資金重建竹堂村小,但用來作建材堆場倒是合適……”郭全說道。
郭全說了校名,沈淮就有印象。
全鎮村小加上鎮中心小學共有二十六所,托兒班性質的簡陋幼兒園十九所,中心幼兒園一所,初中三所,高中一所,梅溪鎮中小學及幼兒園生員總數達八千人。
這麼大的教學規模,包括近四百名教職工的工資在內,每年能拿來投入的教育資金,也只三百萬元。鎮zhèngfu是存在許多不良現象,但教育資金的緊缺,更客觀的原因,是梅溪鎮可支配財政收入太少了。
竹堂村小給暴雨沖毀校舍,不能從縣裡額外獲得支援,僅靠鎮上的財力進行重建是很困難。
竹堂村的學生,都已分散到附近的村小入學。在何清社看來,與其從緊缺的鎮財政擠出資金來重建校舍,還不如出租給鵬海貿易當堆場,為村上、鎮上多增加些收入……
沈淮也無法去指責何清社的現實跟世繪,他當初不接手財政所,就是不承擔承擔財政緊缺的壓力,關鍵還是要看鋼廠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