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兩邊簽署協議,好防止事態生變。

8月16日與龔照瑗簽訂了協議,8月17日與青木周藏簽訂了協議,不過此時風雲突變,英國人的態度變了。

之前在8月9日,在上海舉行的英國海軍海事審判時,中國艦隊司令斐利曼特爾做出了東鄉平八郎指揮浪速號擊沉高升號的行為時正當的證言。

隨後,劍橋大學的維斯特雷克和牛津大學的霍蘭德兩位教授也發表了東鄉平八郎的命令沒有違反國際法的文章。

三人的論點即船長是船舶上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因此船長的判斷是不可違逆的。而在高升號船長托馬斯?萊達爾?高惠悌同意日軍的隨行要求後,清軍用武器威脅船長進行反抗的行為就可以視為綁架船舶的海盜行為,浪速號的攻擊是針對海盜,於被攻擊的船舶的國籍無關。

這種觀點的出現很快平息了英國境內的反日情緒,很顯然,勝利者是不會遭到指責的。認識到這場戰爭日本有可能變成最後的贏家後,英國人也開始改變自己的外交態度了。

隨後,英國政府以不能向交戰國交付軍艦為由,於20日強行扣留了準備回國的飛霆號驅逐艦。

“失敗者是會遭到拋棄的,既然英國人做出榜樣了,那麼我們也這麼做吧。”約亨對英國人的行為只做了這麼一句淡淡的評價。

由於此時協議已經簽訂,至少到手的錢不會跑掉,德國人也開始學英國人,擺出列強的流氓嘴臉了。4艘軍艦同樣被政府扣下,要在雙方戰爭結束後才能交付。

第140章 勝利者不會遭到指責

“大人,敵人的航速比我們快,我們撤不了啊!”看到廣乙號向岸邊駛去,而三艘日艦都來追自己,現在濟遠號該考慮自己怎麼才能脫身了。

然而此時濟遠已經是全速了,而緊追不捨的日艦不僅沒有被甩開,反而越來越近了。然而就在此時,操江號護送著高升號姍姍來遲。

雖然濟遠的任務就是迎接並護送高升號,不過自己都無法擊傷和泉號,更別提連廣乙都不如的操江了。

知道無法對抗日軍堅船利炮的方伯謙一邊繼續西撤離,一邊通知操江趕快撤,但是就憑操江號那9節的航速能撤到哪去?

此時同樣看見了操江和高升的坪井航三於是下令,三艦分散攔截,不過也許是覺得用和泉號攔截操江太過大材小用,於是自己親自去追濟遠,吉野號攔截操江,而浪速號攔截高升。而這個決定改變了歷史。

眼見日艦窮追不捨,越來越近,此時濟遠號已經傷亡慘重,尾炮臺炮手王國成和水勇李仕茂尾炮臺內繼續還擊,雖然命中和泉號兩彈,但是依然沒有給和泉號造成什麼損傷。

原本歷史中追擊的是吉野號,史書上說是被濟遠號尾炮命中3…4炮受重傷後不敢再追了,但是考慮到濟遠號所使用的艦炮威力,以及吉野號很快就恢復戰鬥力,應該受創不嚴重,重創之說應該還是為了鼓舞士氣淡化濟遠逃跑的行為而提出的。

至於吉野不再追擊估計也是和浪速不再追廣乙一樣是認為不需要承受不必要的損失,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坐鎮和泉的坪井航三自信心爆棚,表示一定要擊沉濟遠。

眼看繼續逃下去也沒用了,被逼入絕境的方伯謙鼓起餘勇,命令濟遠號反身一戰,最終濟遠號身中136彈沉沒,濟遠管帶方伯謙在炮戰中被擊中,當場陣亡。

而濟遠號的決死反擊命中和泉4彈。除了1發擊穿艦體上部無防護區域外,另外三彈都未給和泉號造船損傷。

被吉野號截停後,自知航速慢火力弱的操江號在燒掉了艦上的檔案後投降,在吉野號押解下前往群山灣和主力會和。

另一邊攔截高升號的浪速號在查明高升號是英國輪船上面有大量清軍和重武器後。命令高升號投降,然而船上清軍要求英國船長拒絕投降,返回大沽口,雙方僵持不下。

對峙談判4小時無果後,東鄉平八郎掛起了訊號b旗,示意自己馬上開始攻擊,看明白訊號旗的高升號船員開始跳海逃生。而浪速號開始向高升號開炮,高升號被命中下沉,日本軍艦僅救起英國籍船長、大副、和一名船員後隨即離開,直到第二天才有一艘路過的法**艦救起了200餘人。高升號上1000人左右葬身魚腹。

甲午戰爭的第一場戰鬥以日本人大獲全勝而告終。

7月28日,操江號上的82名清兵由八重山號押送到日本佐世保,投入監獄。他們上岸時,日軍放汽笛,搖鈴。吹喇叭,故意招來居民觀看,並將清兵分作兩隊遊街,以示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