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志聰直點頭:“行了,行了,蠻可以了。”

一邊說,一邊就出來傳旨經辦去了。皇后得著太后的懿旨與厚賞,自然高興得什麼似的。至於志聰究竟拿了多少,有沒有插一槓子,趁機撈些油水,太后與皇后都不是算小賬的人,奉宸庫也從來沒立過賬,他們還會去管嗎?要管,也是別人的事了。

賞賜皇后,該是為還政作地步吧?可還政的事說得沸沸揚揚,卻突然沒了下文!大家都看中書呢,中書卻彷彿沒有這回事似的!性急的御史,都又追著質問朝廷了。連太后也漸漸鬆弛,以為來日方長。

一切都一如既往地在流轉。兩府大臣逢著單日皇上坐朝,仍然先見皇上,然後再去內東門小殿見太后請求懿旨。

又是一個單日。向皇上奏完事退下來,往內東門小殿去的時候,韓琦攔住曾公亮等兩府大臣,朝他們深深一禮:“各位大人且請稍待片刻,我有一件事情想有勞各位!”

曾公亮等見他突然這麼鄭重其事,都站住回禮道:“丞相有事儘管吩咐,我們敢不遵命!”

韓琦說:“大行皇帝已在昭陵入土安葬,我這個山陵使的任務早就完了。本該當時就遠退讓賢,因為皇上身體不適,耽擱下來了。現在皇上已經康復,我該走了。待會兒我稟告太后,想求一個外地州郡,還請各位大人替我美言幾句!”

曾公亮等一聽,都說:“是這事兒?那哪兒成呵!朝廷怎麼能沒有相公呢?您還是不說為好。說了,我們也不贊成。”

進了內東門小殿,大家行過禮,韓琦便將剛才啟奏皇上的幾件事,又一一挑出來向太后再重奏一遍。奏完事,大家都告退了,只有韓琦一個人留了下來。說過要請求外調,獨自留下正在情理之中,大家誰也沒往心裡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宋遺事 第五十二回(4)

韓琦向太后誇道:“太后也看到了,剛才微臣奏的事,怕有十來件呢?皇上件件都處分得好,而且利索。太后您說是不是?”

太后道:“果然處分得好!我這做孃的瞧著,心裡也高興!”

韓琦道:“皇上已經完全康復了。從處分事情來看,他真是英明睿智,歷代罕有,娘娘儘可以放心了!”

太后道:“是呵是呵,這都是託祖宗的福!”

韓琦突然話題一轉:“太后,山陵覆土,我就該辭退。因為皇上身體欠佳,耽擱了。現在皇上已經康復,請太后一定恩准,派我到底下州郡去吧!早該挪位讓賢了!”

太后卻要恩留丞相:“相公說哪裡話!您是朝中柱石,怎麼能輕易言去?像哀家這樣的老朽,才該深居內宮,圖養福壽。整天坐在這兒,煩也煩死了,實在萬不得已。要退,也應當哀家先退。”

韓琦立馬跪倒在地,行禮作賀道:“微臣恭喜太后千歲、千千歲!”

太后已經不止一次領教過韓琦的手段,不知道他又要弄什麼鬼,看著他沒敢言語。只聽韓琦又道:“太后能這樣想,真是賢德無比。我看歷朝歷代的賢后,誰都望塵莫及!最近一段時期,確實有不少朝臣上書請太后養福還政,還老是催問具體日期。他們哪裡知道太后的胸襟!太后既有這種想法,是否已經定了日子?”

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哪!這個該千刀的韓琦!太后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抬腿站起來,轉身就往裡走。

韓琦偷眼瞄見,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道:“太后懿旨還政撤簾,內侍臣撤簾!”

管事的儀鸞司太監,一時不知所措,趕緊落下簾子:太后還沒轉進門後,隱約還能見著她的兩隻腳!

在韓琦,自是精心策劃的一幕,對英宗,卻是意想不到的收穫。怎麼也想不到,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奪回權柄,叫太后永遠撤簾了!韓琦那功勞,自然深入帝心了!

太后雖還了政,可仁宗的玉璽——就是大印哪,還留在跟前沒交。這事自然也是大事,可用不著首相親自出馬了,有言諫大臣上書催繳,就足夠了。呂誨呂獻可,當仁不讓,開了頭炮。當然,話總要說得又有骨子又客氣。玉璽象徵國家,太后既然已經還政於帝,玉璽怎麼會不交給皇上呢?一定是忘了。留著沒有用處,還會招引議論,讓太后蒙垢,自然應該吩咐下人找出來交了。其他人,也一樣上書催繳。其實呢,這也是瞎認真:英宗早雕了新的玉璽,仁宗的那隻已經作廢了。爭來爭去,不過為的虛禮,或者只是為了意氣吧!可那隻廢玉璽對於太后,卻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被迫交出,自然又是一番以淚洗面!

宮廷爭鬥,只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