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著怎樣?微臣說的不差吧,是不是始終主張變法圖強?”
“是。為國為民,憂心如焚。古代的賢臣,也不過如此,我非常感動!”
“他這些變法思想的核心是什麼,郡王想過嗎?”樂道想考考郡王,看看他琢磨問題到底到了怎樣一個程度。
“這個,我怕說不好!”郡王猶豫道:“他好像是要法先王之意,變古通今,大概也就是韓子所謂‘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的意思?還有,是不是特重立法吏治?善法擇吏,好像是關鍵?《萬言書》除了前面一段說到變法,後面全是有關官吏的培養使用問題,怕就是因為‘徒法不能以自行’,得有好的官吏來保證變法的實施?我不知道說對沒有?”
樂道聽他思想這麼明晰,而且大體也算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心裡不知道有多高興:郡王真是長大了!這麼想著,嘴裡也就忍不住誇道:“說得很好!讀新東西,能一下就抓住關鍵,是一種很大的進步,我真為郡王高興!安石的看法還很穩健,他是要從根基紮紮實實地開始,所以《萬言書》花那麼大篇幅談官吏的培養使用。他還特重視經濟。一面強調發展生產,一面反對兼併,是他的兩條腿。等我找到別的文章,您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了。”
“您能帶我去見見王大人嗎?”趙頊很急切地問道。
“唉,不行哪——”樂道嘆了一口氣。
“為什麼?”沒等樂道說完,趙頊就迫不及待地問。
“他母親去世了,早就回金陵守喪去了。”樂道解釋說。
“唉,早去見他就好了!”趙頊非常懊惱。
“不必著急。守喪一滿,他總是要回來的。”樂道安慰郡王。
“只好那樣了!”郡王仍然止不住地失望。
從那一天起,郡王時不時地總要想到王安石;談起話來,也總免不了拿他作話題。
他問韓維:“韓大人,您該知道王安石?”
韓維回答:“那能不知道!”
“他這人怎麼樣?”
“歐陽修之外,當今天下第二人!”韓維肯定地說。
郡王點點頭:“你們很熟?”
“他是我三哥子華的同年,當年中的是第四名進士,子華第三。他本來報的是第一名。皇上看他卷子中有一句‘孺子其朋’,認為犯忌,不能大魁天下,硬是與第四名調了個兒,這才變成第四名了。我們兄弟與他一直是好朋友。”韓維頗為自豪地說。
“他除了文章好,別的方面怎樣?”郡王以為他的“天下第二人”,大概是專指文章而言的。
“他胸懷大志,卻又淡泊寧靜;既有操守,又有魄力。一般,這兩種品質是很難統一到一個人身上的。子華說:他是那種專為大事的人。因循守舊,用不著他;要是變動大局,革故鼎新,非靠他不可。朝野人士,大多也都看好他。可惜朝廷耽於因循,他一直不很得志,實在叫人痛心!”持國真摯地說。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宋遺事 第五十五回(5)
“怎麼知道他心懷大志?”郡王問。
“平常言談聽出來的,詩文之間也見得著!且看他的《登飛來峰》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是不是很有氣勢?還有一首詩也很典型。等等,叫什麼來著?呵,想起來了,是首古詩,叫《憶昨詩示諸外弟》。其中有兩句最直切,是:‘才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睎。’他從年輕的時候起,就以三代名臣稷契為追慕物件了!這還不最能說明問題嗎?”這確實是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所以持國問得也特理直氣壯。
趙頊並不懷疑,不過是想多知道一些有關王安石的事情而已,當然不會說什麼。
大體就在這前後,兩宮關係迅速惡化,郡王府的人如坐針氈,除了自保,其他什麼都顧不上。郡王對於安石的進一步瞭解,也就中斷了。
韓維最先提醒趙頊:“郡王,眼下皇上身體不好,與太后關係不太協調,弄不好要出大紕漏!這事,做臣子的誰都不方便勸說,只有郡王最適合居中調停。您要多去太后那兒問候,替您父皇多盡孝道。太后心裡歡喜,不僅皇上平安,您將來也有保證!”
儘管韓維並沒有完全挑明,可趙頊冰雪聰明,一點就通,當時就往慈壽宮去了。從此,他在慈壽宮,倒比在自己的王府,還要多了。有時,他甚至還要拉著母親高皇后,一起到太后那兒去。
對於老人,無日無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