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不是嗎?”

肖圖白強調道:“我需要的是完全透明的‘水晶玻璃’!就像從歐洲進口的那些水晶玻璃一樣,完全透明!”

鄧肯解釋道:“完全精細的無色透明玻璃,被該死的威利斯人和波西米亞人進行了技術壟斷。雖然,我是一名玻璃匠人,不過更多是以加工玻璃鏡片為主,而不是製造水晶玻璃。”

“玻璃鏡片?望遠鏡?還是放大鏡?”肖圖白問道。

鄧肯道:“眼鏡!包括,近視眼鏡和老花眼鏡,而且我掌握了荷蘭最新的驗光配鏡技術,能更好的配製出適合使用者的鏡片!”…;

驗光配鏡技術,也是近代眼鏡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中國明清時代,出現了眼鏡。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前,驗光配鏡的技術卻比較落後。而到鴉片戰爭之後,歐洲的驗光配鏡技術,才在中國流傳開來。總體而言,不掌握先進的驗光技術,眼鏡製造業也是屬於瘸腿的行業。

肖圖白思考半晌後,道:“好吧!我會給你一些水晶玻璃,讓你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對了,玻璃配方,你也同樣掌握了不少吧?”

鄧肯連連點頭道:“每一名玻璃匠人,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了一些玻璃配方。大致上,我們的配方差不多。更關鍵的細節差異,這才是關鍵性的技術!”

肖圖白說道:“不透明的玻璃,也有不透明玻璃的用途。普通的玻璃器具,比如玻璃碗、玻璃瓶子,你可以試著製作一些。。。。。。用玻璃專案的盈利,去養活玻璃專案的技術研究,才是關鍵!從今天起,玻璃專案由你擔任負責人,專案的啟動資金1000兩銀子,你能夠做到什麼地步,看你的造化了!”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也有玻璃技術,但是與歐洲的玻璃技術差異較大,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發展體系。

歐洲人制作的玻璃皆是“鈉鈣玻璃”,中國古代的琉璃屬於“鉛鋇玻璃”。鉛鋇玻璃的產生,源於冶煉青銅器,春秋戰國和漢朝的古墓中,經常見到“鉛鋇玻璃”的器皿,由此可見中國生產玻璃,也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鉛鋇玻璃”製造的工藝品色彩斑斕,更為精美絕倫,缺點是質脆且不耐高溫,沒有多少發展潛力。清朝時期的鼻菸壺,也許傳統玻璃的用途之一。但是在科學試驗、工業、軍事等等領域,更有價值的卻是歐洲的“鈉鈣玻璃”。

在後世,玻璃產業也是以“鈉鈣玻璃”唱主角,而其他的玻璃體系,皆是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肖圖白心中想道:“一方面讓鄧肯多燒玻璃,多做實驗。另一方面,下回何塞來了,讓他挖一些威利斯、波西米亞的玻璃工匠。。。。。。。”(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五零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玻璃專案,啟動資金僅僅1000兩銀子,能夠建成兩座小型的玻璃窯爐。玻璃窯爐與陶瓷窯爐擁有很多的共通之處,在天津上馬普通的玻璃窯爐,不存在技術上的瓶頸。

製作無色透明玻璃遇到的困難,鄧肯並不瞭解無色透明玻璃的配方。但是利用窯爐燒玻璃,並且用金屬管子吹制,這方面的技術,鄧肯是比較精通的。

鄧肯的玻璃專案,3人負責燒玻璃、5人負責吹玻璃、3人負責玻璃冷卻後進行冷加工。

一個熟練的玻璃工匠,一天以內能夠利用金屬吹管,吹製出100多個玻璃器皿。當然,吹製出來的僅僅是毛坯,之後還要經過冷加工,逐漸將玻璃器皿加工成為藝術品。

吹玻璃的技藝,一直是玻璃製造業比較重要的技術。後世,工業化生產的玻璃器皿,僅僅是機器吹制玻璃而已。人工吹制的藝術品玻璃,哪怕是21世紀也沒有被淘汰掉。全世界依然擁有大量的作坊,工人用傳統的金屬吹管,進行吹制藝術品玻璃器皿。

3名工匠燒玻璃、5名工匠負責吹制玻璃、25名工匠負責玻璃冷卻後打磨、加工。這等於是歐洲一個普通規模的玻璃作坊,一個月之內能夠生產上萬件玻璃器皿。

鄧肯的玻璃專案小組,只管生產和改進技術,銷售部分則由聯合國際公司的專門銷售團隊負責。

葛沽本身就是一個商品經濟非常發達的城鎮,所以聯合國際工業公司。則是輕鬆的給產品找到了經銷商。公司的玻璃器皿製造成本不過十文錢左右,賣給經銷商的價格也僅僅是十五文錢。而經銷商們透過自己的銷售門店,或者是賣給零售商,則是以高於30文錢的零售價進行銷售。

30文錢一件玻璃器皿依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