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知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中原剿賊平亂正在關鍵時刻,若將楊調往山海關,誰還有此能力穩住局面,盡殲餘孽?”
劉宇亮反唇相譏,辯駁道:“張李餘孽已經勢成強弩之末,河南有熊文燦,陝西有丁啟睿,據說沈王還統率大軍一部追擊張逆入川,有這幾人坐鎮,中原安矣!”
聞言之後,張四知冷笑數聲,不再接話,但薛國觀卻突然將話題岔開。
“臣心中有憂慮,不吐不快!”
朱由檢讓他直說,現在就是要大臣們暢所欲言。
“沈王身為藩王,一直統兵在外,恐怕於祖制不合……”
聽話聽音,薛國觀點到即止,大家便都明白了他的話中之意。明朝自成祖朱棣即位登基以來,最嚴加防範的便是這些屏蕃在外的藩王,別說是領兵,就連參政的權力都沒有。可如今倒好,這個沈王究竟是何居心?不但糾集大軍,還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意思,雖然打著為朝廷評亂的幌子,但其用心已經直入司馬昭之心了。
這個話題本來大臣們都當作禁忌,皇帝不問,大臣們也不說,直到劉宇亮將沈王捎帶出來,薛國觀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將之抖在了明面上。而朱由檢對沈王的事也早就盡熟於心,之所以睜一眼閉一眼,還是手中兵力捉襟見肘鬧的,生怕處置不當再讓此人做反,便想先壓一壓,等中原戰事結束,再讓楊嗣昌摟草打兔子,將其一併拿下。
眼下大臣們既然提了出來,朱由檢自然就不能再裝做不知情,於是問道:“眾卿可有對策?”
薛國觀立即上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