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們一開始不要怕有所得。那麼這個重點在哪裡?我們看整個窮子的善根恢復,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適所願故”。就是這個父親成功地掌握了這個窮子心中的願望,這個是重點。窮子在外面流浪,他哪是希望能夠修功德,他希望一個安穩的家。
我們看《淨土聖賢錄》,有一個公案也是這個道理。說宋朝有一個叫做吳瓊的居士。這個居士一開始是出家的,出家以後在僧團的生活並不適應,就還俗了。還俗以後就娶妻生子。這總要找個工作,他就從事殺生的事業,到了屠宰場,就做這種切肉的工作。經過幾年殺生的共業以後,他的眼睛旁邊就長了像雞蛋一樣的一個腫瘤。這個吳瓊居士雖然還俗,但他對因果這個道理還是理解的。我們說過,有些善根是不會退的,業果的善根、空性的善根是不容易退的,但中道的實相是容易退。所以他就覺得他這個業障現前了,而且這只是花報而已,果報恐怕是三惡道。所以他就離開了家庭,到山上自己做一個茅蓬,整天拜懺、唸佛。
唸了沒幾年,他有一天從山上下來,跟他的同參道友說:我明天的戌時,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要往生了。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儘管不相信,他們想想說還是來看看吧。所以很多蓮友就來幫他助念。果然,戌時一到,他就在佛像面前端坐,在唸佛當中,他說了一句話:“佛來也”,就坐化了。這句話很重要!諸位!臨終見佛比你見花、見光、異香滿室更來得重要。所以他那個時候就在大眾當中念一句“佛來也”,就往生淨土了。
諸位!吳瓊居士是怎麼往生的?適所願故!他成功地把他心中的願望跟佛號結合。他的願望是什麼?就是他希望能夠滅罪,他希望他所造的殺業能夠得到赦免,他害怕到三惡道去。這種害怕三惡道的力量轉成唸佛的力量,那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凡是修行,在整個有為法當中能夠成功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必須把你的修行跟你心中的願望成功地結合在一起。
淨土宗也是這樣。淨土宗最怕你對佛陀無所求,那就完了。諸位!無所求是放在最後面的。我們看佛陀教化這個諸子,他是用有所求作引導,最後才入無所求。也就是說,諸位!善根的修復,重點是滿足他的心願,這個佛法叫做增上意樂。由於增上意樂的關係,讓他成就了道果;有這道果以後,他心量擴大,才接受大乘佛法的教育。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窮子從一種心智的卑劣到佛陀的攝受,他先從安住,最後再成就無住。是這麼一個過程。
子二、合法 醜一、合父子相失相見;醜二、合追誘敕教取意
我們看下面的合法。前面是一個譬喻,這以下把它合到我們修行的法上。這當中分三段。
醜一、合父子相失相見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
這個地方先說明合法。說,“大富長者則是如來”。前面的長者是誰呢?就是世尊如來。“我等皆似佛子。”這個地方講父子相失,相失以後,他大乘善根退失了。所以剛開始佛陀只能講,你不是佛陀的兒子,但是你相似於佛陀的兒子,相似。因為善根退失,所以子義未成。那麼等到後面的父子相見以後,如來才正式說“我等為子”。這個是讚歎。當然,其實這個時候是相對未來的道果來說。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相見以後稱“我等為子”,也是一種稱讚,其實對望未來而稱為子。
其實,從大乘佛法的角度,要稱為佛子,那是有條件的。誰是佛陀的兒子?《法華經》上說,“真是佛子”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你必須“從佛口生”。你所有的佛法修學必須要是佛陀開導的,你不能自己想一套。佛陀沒有這樣講,你不可以自己弄一套來修行。說佛陀也沒這樣講,叫你晚上不睡覺、也不吃飯。你這個法門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經典沒有這麼說。佛陀叫你調飲食、調睡眠,他沒要你不睡覺、不吃飯。所以你的法門必須是從佛口生。這第一個。
第二個,“從法化生”。你在佛法的修學,要產生內心的道法,或者是空性,或者是真如,從法化生。
第三個,更難,“得佛法分”。你必須要繼承佛陀的功德。
按照這三個標準,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那只有菩薩,所以菩薩叫真子。而且嚴格來說,大乘的見道位以後,就是大乘的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破無明、證法身,才叫做真子。
那麼二乘人呢,二乘人佛陀說是庶子。菩薩是長子,庶子就是旁生的。二乘人為什麼叫庶子呢?第一個,他有從佛口生。他的四諦、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