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鬼門關
抗戰時期,日本人所佔領的淪陷區,和大後方自由地區之間,那一條連綿數千裡的嚴密防線,畢竟還有三處缺囗,容許平民百姓堂而皇之的來來往往,此卽當時所謂的陰陽界,三不管地帶。
在北有界首集,地當亳州以南,項城、沈邱之東,位於安徽、河南兩省接壤的交界線上。在西有老河口,今稱光化縣,它在襄樊西北,距離河南、湖北兩省邊界不遠。在東南則為場口鎮,地當壺源溪與富春江合流之點,座落杭州的正南方。
這三處陰陽界,多的是跑單幫生意人熙來攘往,再則是投奔祖國參加抗戰的青年志士,肩負行李,穿隙而過。「陰陽界」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方圓若干裡之內,國軍、日軍遙遙相望,彷佛互有默契,從不以中心地帶作為戰場。二、當地早先必是一片荒涼,由於其成為了「陰陽界」,地方乃漸次形成畸型的繁榮。
如果是博點兒蠅頭之利的小單幫客,身畔祇有戔戔盤纏的青年學生,過陰陽界很少會遇上危險。不過杜月笙和徐採丞計劃運入的是價值億萬,後方陷區一概需求極殷的棉紗為數尤達六千件之多,那麼陰陽界便將成為鬼門關。倘若讓它平安無事的過「界」,至少要得到六方面的「諒解」,東洋兵、漢奸偽軍、當地綠林人物,豪強盜匪,再就是戍守前線的國軍將士,乃至運往目的地腳後方軍政兩界關係方面。
直屬於財政部的戰時貨運管理局,一成立便由戴笠出任局長,而以王撫洲副之。因此當杜月笙求助於戴笠,戴笠所可以有把握說得清楚的是前線將士,運送全程的各級軍政長官。而在上海的徐採丞,能夠打得通關節的則是松機關、東洋兵、部份偽軍。至於三不管地帶的綠林豪傑,強梁盜匪,應付之道唯有指望杜月笙,他是天下幫會萬流同仰,一度被各路龍頭大爺舉為天下總山主的亨字號人物,在這方面,可謂條條大路通杜門。
為了配合多方面的複雜因素,重慶、上海間兩處電臺往返磋商,幾經研究,終於獲致最後協議,這六千件棉紗應該從界首那一路走。
杜月笙和戴笠,以及他們的心腹智囊,再進一步研究自界首以至洛陽、西安,這一條漫長路線上所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必須知會、關照、打點、安排的各方關係。從西安算起一路向東,西安是陝西的省會,杜月笙的老朋友祝紹周剛升陝西省主席不久,自洛陽到西安一段走的是隴海鐵路,上下火車不但不要緊,而且一定有照應。隴海鐵路局副局長周嘯潮曾任上海警備司令楊虎的參謀長,杜月笙踉他熟得不能再熟,前一次的西北行,周嘯潮即曾為杜月笙安排下盛大熱烈的歡迎。
洛陽以東,直抵界首,那裡是笫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的轄區,蔣杜之間,過從有年,棉布內運是解決後方軍民急需的一件大事於公於私,蔣長官一定會盡力照應。界首當面的我軍將領是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何柱國,何柱國是張少帥張學良的舊部,以杜月笙和少帥的交情,應該是言話一句,絕無問題
界首當地,直至亳州正南的十尖河,那一片三不管的真空地帶延綿一百多里其間嘯聚著三山五嶽的英雄,水陸兩路的好漢,有汪洋大盜,也有鋌而走險的亡命之徒。杜月笙認為,光抬出他那塊金字招牌,響亮旗號,未必見得絕對有效。「強龍不壓地頭蛇」,他決定再找一位威鎮豫皖鄂三省的洪門弟兄派出槍手,公然保鑣,於是飛一封「書子」,拳拳拜懇明潤山明德明大哥,請他露一趟金面,專門負責道途最為險惡的那一段
萬事齊備,祇欠東風。東風者何?那便是應該派誰去界首集,負責聯絡交涉,接貨轉運。此一人選,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條件:辦事精明強幹,勇於冒險犯難,人頭要熟,資歷要夠,他一通名報姓,對方立刻便會把他和杜月笙三個字聯得起來。杜月笙所派出去的人條件要具備這許多,當時他的心腹智囊便一致認為:光派一二位幹員不足以應付多方面的工作和問題,辦理棉紗內運必須成立一個機構,群策群力。分層負責,而這個機構頂好是一丬公司。
這個公司不設股東,不收股本,祇有轉運的開銷而沒有贏利的收入;公司職員,一例為國家效力,他們不拿薪水,光盡義務。公司的名稱叫什麼呢?有人建議,便叫「通濟公司」,取「通達接濟」之義。
推定負責人選,董事長一席,杜月笙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於是由他兼攝。總經理楊管北、副總經理徐子為。楊、徐二位,便是要深入陰陽界,負責接貨、轉運的人選。
「皇軍」鄭�馱說智跋�
通濟公司的組設,分別向有關單位報過備,收購棉布的資金來源,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