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好。筱雨也是怔愣了一瞬之後,頗有些哭笑不得了。
王謙結結巴巴地道:“筱、筱雨妹妹……稿,稿子什麼時候,要?”
筱雨乾笑了兩聲,說:“王……王大哥要是來得及,今日能寫好給我嗎?明日藥膳館就要重新開張了,我晚上拿回家,還能再翻看翻看,熟悉熟悉,明日說的時候不至於生疏結巴。”
王謙臉色更紅了,連連點頭,站起身道:“母親,筱……筱雨妹妹,那我現在就回書房去,儘快就將稿子寫出來,給筱雨……妹妹看看合不合適……”
王家太太讚許地點點頭,道:“去吧。”筱雨卻是愣了片刻,站起身來正要說話,王謙卻已經撒腿跑了出去。
“筱雨?”王家太太疑惑地問道:“你還有什麼要跟一和說的?”
“我……”筱雨張了張口,扯著嘴角笑了笑:“王姨,我還沒有跟王大哥說,藥膳館是怎麼開辦起來的……他就這樣回去寫,也沒有什麼素材不是……”
王家太太恍然大悟,趕緊讓人去將王謙追了回來,還暗暗罵了一聲:“笨小子。”
筱雨自然是聽到了王家太太說王謙的這一句,但她只能裝作沒聽見。待王謙面紅耳赤地回來之後,筱雨平緩了下心情,細細地從藥膳館開店之前的準備工作一直講到孫朋命案發生之後。王家太太也在一邊旁聽,時不時地若有所思地望筱雨一眼。
等筱雨講完了,王謙已經不再臉紅了,而是恢復到了一個書生的模樣,謹慎地對筱雨提出了幾個問題,然後拿著自己記錄下來的重點資訊,往他的書房趕去。
王家太太端起茶水,撇開茶沫喝了口茶,對筱雨道:“想不到筱雨你在成功之前也承受了那麼多的壓力……那時候很辛苦吧?”
筱雨隱隱有王家太太想要將她和王謙湊作堆的預感,她當然不想讓王家太太誤會她什麼,所以她沉吟了下道:“我家很窮困,在我大哥回來之前,我就是全家最大的孩子,照顧爹孃和弟弟妹妹是我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至於辛苦不辛苦的,我已經將全家帶到了鎮上生活了,最辛苦的日子也已經過去了,所以也不再回頭想。我現在只希望,大哥能趕緊回家。要是大哥暫時回不了家,我也會一直好好照顧爹孃弟妹的。”
王家太太的手一頓,試探地問道:“一直照顧你爹孃弟妹……那你的親事怎麼辦?”
筱雨微笑著回道:“暫時不想這個問題,我年紀還小,我娘也說了,待我再大一些出嫁也不遲。我自己想著,至少得等我十七八歲的時候吧,那會兒我家應該會有點兒積蓄了,到時候再找個風險小的營生,將家中的事情交給爹孃和弟弟。”
王家太太輕輕敲了敲桌子,面上仍舊笑著:“十七八歲嫁人還是稍顯得晚了。”
筱雨笑道:“我倒覺得正好,我娘也贊同我的意見的。”
人家親孃都這麼說了,王家太太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但話說到這兒,王家太太顯然就有些興致缺缺了,和筱雨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等王謙寫好了稿子將稿子交給筱雨,筱雨粗略地看過之後便與王謙道了謝,並對王家太太提出告辭。
王家太太也沒多挽留她什麼,卻讓人給筱雨準備了些回禮,讓人送筱雨回去。筱雨也只能接受了王家太太的好意。
等筱雨走後,王家太太的臉色便微微沉了下來,她望著筱雨離開的方向對王謙說道:“筱雨這個姑娘的確不錯,但現在看來,不是你的良配。”
王謙頓時怔住,回頭看向王家太太,有些不可思議地道:“母親,之前你還說,她是個很好的姑娘……”
“母親不否認她是個很好的姑娘,只是說她不是你的良配。”王家太太認真地說道:“沒錯,她有當家的能力,要是將來真的成了王家的媳婦,王家偌大的家業交給她打理,母親是很放心的。就從這一次他們藥膳館和命案牽扯上關係,她都能夠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為自己洗脫罪名來看,她的確是個有勇有謀的姑娘。可是,筱雨有那麼大一家子要養,即便她嫁了人,她也肯定丟不開孃家。”
王謙不理解了:“丟不開孃家便丟不開吧,為什麼女子出嫁就要丟開孃家?女子要是沒有孃家依傍,沒有孃家做靠山,這不是很悲慘的一件事情?”
王家太太搖了搖頭:“母親不是這個意思。女子出嫁當然也需要有孃家依靠,這樣在夫家,才不至於讓人覺得好欺負。可是筱雨並不是有孃家做靠山,她是要做孃家人的靠山。這個關係的轉換,你明不明白?”
王謙搔搔頭,仍舊是不懂,便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