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上面的一些記載是說,有一支叫作昭明的氏族起源於砥石,“遷於商”。戰國時,不知道砥石在什麼地方。到了唐,宋時,認為在西遼河,渤海岸。

“砥石”,砥石就是砥山,一個叫作砥的地方。砥就是狄。其實砥石就是狄。這個傳說也證實了契氏族起源於狄,“殷契,母曰簡狄”,原來如此。

可知,西遼河的昭明後代匯合進了契氏族,也是契氏族的一支起源祖先。

昭明,砥石,商。這是流傳到戰國時的名字。砥就是狄,商是對商族的通稱。這個名字在周春秋以後出現。因為是晚出才為我們熟知。

上面說了大商祖先的人口成分。大商的人口由蚩尤人,昊人,炎人,昭明人,契氏族幾支人口匯合起來。討論到這裡,可以說對古中華的起源部分認識清楚了。基本的核心找到了。古中華的人口分佈穩定,沒有古中華人口的大量外流,也沒有非漢語人口的大量進入,古中華社會長期處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裡。契以後時期的古中華人稱作古漢語氏族。

依照時間的順序匯合的過程大概這樣:

公元前4千年開始,蚩尤人從東向西進入古河道,昊人從南向北進入古河道,炎人從北向南進入古河道。這三支人口的語言不一樣。炎人說太行方言。蚩尤人說大汶口(山東)方言。昊人說伏羲方言。這三支人口在古河道雜居不少於千年的時間。在這個時期,在黃淮平原主要是禹氏族人。禹氏族人因為崇拜形成了自己的方言。昭明人的分支從北方來到黃河北岸,留在黃河北岸的昭明分支稱作相土。經過了千年的融合和鬥爭,在古河道形成了以太行方言為基礎的古漢語,人口的分佈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今天能夠知道:到了公元前3千年,禹氏族人退出了黃淮平原,向南,向西遷徙。蚩尤人退出古河道分散在很大範圍。契氏族從黃河北岸進入古河道。炎人和昊人退向黃淮平原。

大商其名 商譜 走進古河道 從巫祠到生產氏族

大商其名

商這個名字見於詩經。詩經詩,大商的後代追頌祖先說:“有戎方降,帝立子生商”。對於大商,古書稱作商和商朝。但是,西漢的史記依據殷墟就稱作殷。有古書說,舜封契於商因而得名。另,在古河道有地名商丘。商丘,古語就是叫作商的巫祠和祭壇(遺址)。在渭河有地名商洛,商南。在大商時代,大商人是氏族的集合而不是某一支氏族的名字,因此沒有統一的商族。古人注意到商名,至於大商的名字從什麼時間開始,怎樣得名,不得確知。這就象我們中華民族的名字中華是從清亡以後開始,清亡了,改稱明人也不合適,故名中華。中華兩個字是中原和華夏的合稱。

今天能夠確知,商氏族在公元前2500年興起,在公元前2千年進入鼎盛時期,一個叫作唐的氏族政權在伊洛建立起來。又知道大商人的中心巫祠在安陽。安陽出土了著名的殷墟。在安陽地區的濮陽古稱帝丘。從安陽到伊洛,一個創造了歷史輝煌的古帝國建立起來。公元前1500年,周興起了,古帝國衰落了。商帝國大約千年。

因為上面的資料,演義認為,大商人的後代在古帝國衰落以後在以商丘為中心的黃淮平原集合起來,以古巫祠商丘命名,自稱商。大商的名字這樣起源。

商譜

關於商氏族,史記記載有商譜。譜,又叫譜牒,在今天,有族譜,家譜流傳。商譜就是商氏族的族譜。

史記記載的商譜如下:

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

天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戌,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

南庚,陽甲,

盤庚,小辛,小乙,五丁,祖庚,祖丁(帝甲),廩辛,庚丁

武乙,太丁,帝乙(微子啟),辛(紂)

譜中的天乙就是著名的成湯。天乙的時代在公元前2500年。在天乙前面有8個名字。這8個名字早於天乙時代。在天乙後面有4個名字。這4個名字今天能夠知道是天乙的後繼子孫。

一部大商曆史從成湯滅夏開始,但是在商譜中,成湯前面有8個名字。對於這8個名字,史記說:“自契至湯八遷”。這八個名字實際上是大商的八個分支氏族的名字。第一個名字“契”已經講述過,大約從公元前4千年契氏族渡過黃河,進入古河道。第二個名字“昭明”也講述過,是南莊頭時期向東遷徙的部分。第三個名字“相”,就是相土,是商祖先中停留在黃河邊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