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一樣,但是在你這裡竟然能一齊生長,而且你看看這些葉子,新鮮水嫩,就跟剛長出來似的,這太難得了。我估計和你這座大山與眾不同的氣候有關。
茶樹都是極品的好茶樹,結的葉子更是不可多得,你說這要是加工出的茶葉能差得了麼?絕對都是極品的。老頭子這回可是有口福嘍。”
老爺子說完後感覺周宇還是有一絲懷疑,於是不屑地說道:“你小子不要懷疑啊,市面上流通的茶葉可是有一套標準的製作工序的,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曬乾就可以了。”
“啊?原來還有這麼一說啊?我還以為這茶樹買錯了呢。太公,那你給我們講講怎樣製作茶葉唄,我們學會了就現學現賣把這些葉子進行加工,到時候您不就能喝上極品茶葉了?”周宇恍然大悟。
“哎呀,對對,小宇說得對,來來,我就給你們講講茶葉這方面的事兒。”
下一刻大夥兒坐在地上,把李太公圍在中間,老爺子滔滔不絕地給大夥兒講解起來。
“我和你們說啊,不同的茶葉製作的工序幾乎都不一樣,但是大體上的步驟還是差不多的。
俗話說:‘三分材料七分功’。一壺好茶來自於好的原材料,也就是這些葉子,但是更來自於優質的製茶工藝。
一般來說,傳統的製作一般需要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叫‘殺青’。
所謂的殺青就是透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蔥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的一種製茶步驟。
經過殺青之後,茶葉就被送去翻炒,這第二道工序就叫做‘炒茶’,這是製做茶葉的關鍵一步。茶葉在翻炒的過程中水分蒸發的比較快,如此便能保持茶本身的品質。同時,在炒制的過程中可以去除一些生的泥土氣息,香氣更濃。
製茶的最後一道就是‘乾燥’。經過高溫烘焙,迅速地蒸發茶葉中所含的剩餘水分,達到保質乾燥的效果。這樣製作出來的茶葉就會更香,就算長時間放置,茶葉的香味也不會流失。
誰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啊。三道精細的工序過後,一般的茶葉也就成功製成。”李太公這時候彷彿一位製茶大事,侃侃而談。
大夥兒聽得是一頭霧水,什麼又是高溫又是烘焙的?這些都是高科技吧?山上哪有這些玩意?
怕打擾了老爺子的雅興,周宇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公,您剛才說得這些都是高科技流水線作業吧?咱總不能為了這幾棵茶樹也去搞一套流水線回來吧?就沒有手工能製作的套路麼?”
“哎呦呦,你看看我這一高興就把自己知道地全都想說出來,哈哈哈,不好意思啊。要說手工製茶的工藝當然有了,要不在沒有機器之前咱老祖宗們喝的茶葉是打哪兒來的?
不過要說起手工可製作就有些繁瑣了,你們聽著啊。
這第一步呢就是曬青,顧名思義,當然就是先把茶葉在太陽下晾曬一段時間,讓茶葉有明顯的太陽味,據說這種發自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下一步就是涼青:涼青是曬青的補充工序。將曬青後的鮮葉放到竹製的容器中,翻鬆溥攤後鋪到竹蓆上,然後放在涼爽處,使鮮葉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佈均勻,散發葉間熱量。
再下一步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就是殺青,也叫炒青,雖然咱們沒有機器,但是咱們可以在大鍋裡翻炒,但是大鍋裡的溫度必須得達到220到260℃時方可投入青葉,翻炒時要均勻、快速短時、殺熟殺透,當鍋中“啪啪”之聲停止,略有沙沙聲音,葉質柔軟稍有黏性,聞有清純茶香,即可盛出來揉捻……”
這下子大夥兒總算是聽明白了,不過也暗暗感嘆著製作茶葉的不易。再想想自己喝的石茶只是曬乾了直接就泡水喝都有點抬不起頭來。
至於周虎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這傢伙從來都不知道啥叫不好意思。所以聽了李太公的話後這廝大大列地問道:“太公,您剛才說得都是製茶的步驟,可是怎樣才能判斷出茶葉的好壞呢?對了,您剛才不就說我二狗哥這些茶葉都是極品麼,您咋看出來的?教教我唄?”
李太公老懷大慰,虎子是個好孩子啊,自己還意猶未盡呢,這麼多年了總算是能把肚子裡的知識往外倒倒了。
於是呵呵笑著說道:“虎子這個問題問得好啊,不過想要判斷原材料好壞的話只能憑眼力價了。”
說完後李太公指了指最前邊的幾棵茶樹接著說道:“這幾棵就是綠茶樹,說起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