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的事,畢竟天才還是辰州最多,那些個天才,一般都在辰州十大書院裡。

這種情況壽陽公主自然也極為清楚,她雙眸之中有些奇光在閃爍,說道:“院主,這一次白龍潭書院的秀生都還不錯,估計能夠出幾位進入殿比的人才,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好了!”

“殿下這麼說,我也十分期待,好吧,吩咐開始吧!”曹道元朝主持的儒師吩咐,那儒師立刻點點頭,轉頭朝向下面的儒生們,揚聲宣佈:“都注意了,書藝院比開始,所有儒生都注意了,每人都需要著書一本,長短不限,時間兩個時辰!”

儒生們答應一聲,開始紛紛研墨,提筆便開始書寫,原來儒生們早就已經琢磨好自己要寫的東西了,是以院比一開始,他們就可以開始書寫了,兩個時辰,時間充裕,不用擔心時間不足。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六藝大比乃是皇朝盛事,很多儒生早就為此準備了一年兩載。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字文

著書,對於秀生來說還是困難了一些,即便是秀生們已經為此準備好了幾年。

皇朝立國四百多年來,六藝大比經歷過無數次,秀生們能夠書寫的內容都已經被寫爛了,他們若是沒有一個絕世聰明的頭腦,只能寫些陳芝麻爛穀子的東西了,好歹也要抓一個要點,寫一本書出來,將自己要立言的東西表達出來。

“夫聖人曰,君子隆師而親友”

“人言可畏,積毀銷骨”

“聖人之德,在於”

“荒州水經·補遺”

“小詩經新注”

呂楊神識發散開,便看到不少秀生已經開始書寫,寫的內容都還不錯,看來儒生們若沒有一些本事,也不敢參加書藝的比試。

有些秀生寫禮論,有些寫地理志,還有一些直接寫遊記,更多的則是註釋歷代宗師、聖人的經典。

註釋經典,也算是著書,不過能不能出新,那就難說了。大匡皇朝,九成九的讀書人著書,都是註釋前人的經典,或者是以前人經典為前提,闡發新論。畢竟能夠開闢先河、創立學說的還是少數人,其他人只能跟在這些大潮的屁股後面,撿撿拾拾,查遺補缺,或者闡發新論,如此而已。

也不能小看皇朝這些專門查遺補漏、闡發新論的讀書人,就是這些讀書人,往往將前人的東西發揚光大,不少大儒的著述,就是這麼被逐漸提升起來,慢慢擴大影響力的。

譬如說華夏時空裡,心學的發展,孟子講心,都是人皆有之的個體之心。如果心只是個體之心,陸九淵對心的概念進行了改造,把人皆有之的個體之心,發展為不隨時間和空間變化的“同心”。“心,只是一個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聖賢之心,下而千百載復有一聖賢,其心亦只如此。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只是理會此”。

陸九淵並未把自己的學說稱之為心學。王陽明則明確地表明,“聖人之學,心學也”,把陸九淵之學作為心學的代表。孟子的心性之學對陸九淵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陸九淵自己說,他的學說是因讀孟子而得。他以繼任孟子之學而自居。他發揮了孟子“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則知天矣”的“盡心知性知天”的思路。

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同心說,他也同樣強調心的普遍性。“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聖人無二教,而學者無二學。”

心學就這樣發展出來了。

再譬如說華夏文明源頭的周易,最初是伏羲所作,當時他作的僅僅只是八卦,後來殷商末年的時候,周文王姬昌做六十四卦,周公、孔子估計也為周易作繫辭等等,將周易發展起來,這才有了後世的易學大流行。

所以說,一種學說的興起,都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千千萬萬的讀書人承前啟後,造就了很多的學術發展,在大匡皇朝,造就了不少大儒和宗師。

考評的儒師們早就將神識放開,一一觀察儒生們寫的東西,感覺這一屆的秀生潛質都還不錯,不由暗自點頭,十分欣慰。

呂楊原本想要寫三字經的,可是看到秀生們的水平,立刻棄了三字經,不寫三字經了,太淺了。

呂楊提筆蘸墨,在白紙上書寫另個篇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曰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此千字文已經被呂楊改過,文中內容已經契合皇朝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