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決戰,而東路軍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可以在攻陷尚州後折入忠清道,與其他兩軍在漢城會師。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即便秀元計劃得再詳密,也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亂他的陣腳,首當其衝的,就是加藤清正未能按期抵達南原與主力會合,至於原因,倒不是因為“紅衣將軍”郭再佑的游擊戰,而是一座佇立於兩道邊境的小城。
這座小城名叫黃石山城,因坐落於黃石山麓而得名,守城主將是安yīn縣監郭逡、金海府使白士霖以及咸陽郡守趙宗道。
黃石山乃是安yīn縣的轄區,早些時候安yīn縣城被清正率軍攻克,郭逡作為典型的死硬分子,並沒有像大多數官員那樣落荒而逃,而是收拾殘部退往黃石山城,以期阻擋rì軍,為南原守軍爭取時間。
也就在這時,白士霖碰上了郭逡,郭逡透過官銜知道了白士霖的武將身份,頓時大喜過望,力邀其一同守城:“將軍自金海來,定是深知倭情,而下官只是一介書生,不足擔當守城大任,還望您與我等留守城中,指揮軍民對抗倭寇。”
白士霖一聽頓時面sè煞白,當初作為金海府使,早就體驗了rì軍的彪悍,也正因如此才棄城北逃,現在若是率領一千老弱病殘對抗清正的一萬大軍,不就是自己往火坑裡跳麼?白士霖說什麼也不能答應郭逡的請求,但是又怕背上罵名,只好藉口婉拒道:“末將自是願意與諸位共同守城,但黃石山城兵少將寡,不足與倭寇一戰,還請郭大人稍等幾天,待我去火王山城向郭再佑將軍請兵,到時候兩軍裡應外合,定叫倭寇有來無回!”
“大人所言甚是!”郭逡激動地說道:“真可謂是君子所見略同,您所說的下官亦是想到了,這不,昨天便已派人前往火王山了,現在將軍只管守城就好,其他的就交給下官處理吧。”
此刻白士霖真想給自己一巴掌,找什麼藉口不好怎麼偏偏找到這個?現如今撞到槍眼上了,別無他法,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否則以郭逡的xìng格,恐怕當場就會以臨陣脫逃將自己正法了。
守備黃石山對郭逡來說是職責所在,對白士霖來說是迫不得已,但是對趙宗道來說卻是真正出於崇高的民族氣節。
咸陽位於安yīn以南,本不在清正的進攻範圍內,趙宗道作為咸陽郡守,守土安民便是大功一件,完全不需要蹚這灘渾水,可他卻認為驅逐倭寇不分防區,即便是漢城出現敵情,哪怕是奔襲千里,自當在所不辭,更何況是十餘里之遙的黃石山呢?於是趙宗道帶領咸陽守軍與郭逡會合,誓要阻止清正向南原挺進。
清正對朝鮮人來說絕對是凶神惡煞般的存在,想當初在晉州、慶州乃至元山,哪座城不是因為他而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其兇殘程度絕對不下於當年的侵華rì軍,甚至就連作為監軍的三成都看不下去了,一回國便向秀吉參了一本,以致清正不僅沒有得到獎賞,反而因為殺戮過重而遭到秀吉的斥罵。
因此清正這次學乖了,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屠城立威,而是效仿行長,以安撫為主,討伐為輔,如此一來還真是勸降了一些小城,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他作為“狗”的代名詞被朝鮮人“傳頌”至今。
西進的路上順風順水,並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其實郭逡的指揮能力有限,靠的是一股責任感罷了),眼看就要進入全羅道,卻被黃石山這座小城擋在前面,著實惹惱了清正,看到城頭的老弱病殘,二話不說,下令攻城!
軍令一發,近千支鐵炮對準城頭就是一通shè擊,霎時間硝煙瀰漫,磚屑飛濺,數十名守城士卒應聲倒地,守城民兵開始出現混亂。見此情景,清正下令全軍出擊,一部分士卒用撞車衝撞城門,另一部分則是試圖搭設雲梯翻入城中。
面對如此猛烈的攻勢,守城軍民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不一會功夫便有近百名rì軍翻過城牆,向城門處的守軍殺去。白士霖見狀立即趕往城下支援,可還沒等他趕往城門,就聽見“轟”的一聲,城門大開,數以千計的rì軍在清正的率領下,如cháo水般湧進了外城。
“城破了。”白士霖躲在城樓一側,驚恐萬狀地注視著城門,眼睜睜地看著大批rì軍殺向內城。此刻他已失去僅存的那點勇氣,恢復了當初在金海城時懦弱的一面。
“將軍,外城已破,趕緊回內城支援郭大人吧!”見白士霖表情異常,一名參將大聲催促道。
“快,快給我備馬,一定要趕在倭寇之前趕到內城。”雖然白士霖依舊是一臉驚恐,但他的這番話依舊給了部下一絲振奮:“不愧是金海來的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