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夠吊!”

坐在駕駛室裡的李家明一喜,莫非自己真拉了‘大瘟豬’幾十分?不對啊,卷子才交幾分鐘啊?哦,可能是老師們先改自己的卷子,甚至是自己一考完,他們就把卷改完了。

“成績就出來了?”

“別人的沒出來,你跟小溫的還沒出來?嘿嘿,那隻牛皮鬼,還講考不贏你就去死,現在正在琢磨是馬上死,還是過幾十年再死。”

正為考贏了‘大瘟豬’而高興的李家明耐著住性子,副駕駛室裡的毛砣可不耐煩。

“說重點!高几多?誰第一?”

“老大啊,理科班除了小溫外,誰還能考得過他?高多少?7分!”

還是工夫不到啊,失望的李家明暗嘆一聲打著車子,衝外面的活寶道:“進不進幽居?不進就滾蛋!”

“不去,我阿婆是個偏心鬼!”

媽的,又是條記得筷子頭打人、不記得筷子夾肉的外甥狗!失望的李家明掛檔加油走人,拐到公司裡去看一看,雖然將公司將給了王賢成管理,但李家明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特別是曾春剛走。

聚攏人心難,想讓人心渙散卻太容易,曾春的離開固然有他個人野心的原因,客觀的缺乏溝通也有。若是李家明將王賢成即將執掌公司、但三年後自己肯定會全面接管的事,都對他及時相告,或許曾春最終還是會留下來。

走了曾春一個還不打緊,若是劉新、帥勇也想走,那才是大問題。莫看這些技術都不難,那二十個專門培養的工人都會,但他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公司四個創始人走了三個,公司的人心就散了。不管做什麼事,人始終是第一位的,若中高層管理人員都只把公司當成發工資的地方,那這個公司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潛力。

神情自若的李家明將車停好,讓幾個同鄉自便,自己在廠裡轉了一圈。

還不錯,一推車一推車放涼後的木屑袋從倉庫里拉出來,一車車接好種的菌棒又推回了倉庫,幾百號臨時工人在王賢成的管理下井井有條。難怪父親讓他過來當副總,單這份指揮、排程能力,就比以前的曾春強得多。

“劉新,帥勇呢?”

“家明?去了廁所吧,剛才還在接種車間。”

“哦,等下叫他一起來下王叔的辦公室。”

“哎”(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底,定人心

人是要受挫折的,林校畢業的王賢成十五年前一腔熱血,放棄坐辦公室的輕閒主動下企業,結果碰得頭破血流。沉淪了幾年,被單位同事邊緣化了的王賢成破釜沉舟進了私企,最終迎來了個人事業的春天,先是給李傳林當助手,今年又被少東家任命為‘山裡人家’農貿公司的副總。

士為知己者死,精明強幹的王賢成還到不了那份上,但在農貿公司幹得兢兢業業,公司裡帶空調的新辦公室不坐,天天蹲在又悶又熱的廠裡盯著工人生產。

剛參加完模擬考試的李家明,看完公司一星期的生產報表,很有幾分得意自己的慧眼識珠。人才哪都有,差的只是識人的伯樂!跟自己學了近一年的曾春,雖然頭腦靈活又能說會道,但管理水平比這個不喜歡誇誇其談了的中年人,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王叔,謝謝你了。”

“家明,言重了。”

正泡茶的王賢成很佩服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李家明,有本事不講而且尊重人。不但是對自己,哪怕是普通工人都謝字不離口,而且是真心實意的,不象以前的那些領導只是嘴上講講而已。

“家明,我有件事想不通,能給我講講不?”

沉穩的李家明掩上報表,玩笑道:“王叔,你這是罵人吧?”

“真不是,我總想不通公司付定金、免費培訓,其實都是不必要的,而且收購價也有些過高了。我們這是辦企業,又不是開福利院,為什麼?”

這些東西,對曾春他們可以解釋為品質控制,確保海外市場的銷售,但跟王賢成扯這些沒用。目前公司給菇農的優質香菇收購價,即使從2塊5降成2塊,菇農照樣會接受,多出來的那5毛錢幾乎是公司白給的。

“王叔,曉得進入海外市場有多難不?光一個農藥殘留檢驗,就能讓很多農業公司想哭。我們的菇棚進入生長期後,不使用任何消毒劑,一個菇農只能管兩千至兩千五百袋菌棒,而且一袋產量平均只有一斤五左右。要是能使用農藥消毒滅菌,產量能提出到一斤八至兩斤,一個人少講也能管四千至五千袋。”

想起菇農們忍痛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