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網上拍賣市場的激烈競爭。俗語有云:“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隨著網上拍賣市場的日漸繁榮昌盛,各大拍賣網站相繼加大了投入,網上拍賣市場的老大eBay易趣也是eBay總裁兼CEO梅格惠特曼看好的棋子,他在2004年公佈eBay易趣第二季度財報時表示:“第二季度eBay在全球的業務表現都非常出色,而eBay易趣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eBay易趣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鞏固了其在中國網上交易市場領頭羊的地位。eBay將繼續增加對eBay易趣的投入。”當時的eBay易趣CEO邵亦波稱,eBay非常樂於向易趣投資。eBay樂於投資的原因正是基於15年後中國市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個人線上交易市場的預測。
也正如馬雲曾經說過的,阿里巴巴積累了那麼多的錢是為了打仗的。只有花大力氣將淘寶網培育扶植成業內老大,才可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曲線救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事實上都是網拍市場籌建過程的真實寫照。
“水土不服”,eBay易趣難贏利
孟子說“天時地利人和”,一個簡單的“人”字便道出了最為精深的戰略要訣。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唯有以人心為經營準則,以本土化為經營方針,方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經商之道也不外乎於此。
在美國,很多網下的實體—“寄賣”性質的店鋪附著於eBay等個人網上交易平臺,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產業鏈。eBay否認了在中國模仿美國模式的可能,稱現在的發展戰略是依據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階段做出的,現在eBay在中國考慮的不是擴張發展方向,而是把眼前的網上交易市場做大。
eBay從誕生之初就很快實現贏利,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創下良好的業績,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但是在中國複製這個奇蹟有諸多的困難。沒有處理好“天、地、人”的關係,造成了eBay易趣嚴重的“水土不服”。現有信用和物流體系便是目前顯而易見的阻礙贏利的主要因素。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恐怕eBay易趣的贏利計劃仍是遙遙無期。水土不服將成為制約美國eBay易趣在中國發展的一個瓶頸。
相比之下,淘寶網的本土化戰略可謂是體貼入微,深入人心。淘寶網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情況及時推出了“信用體系”,而支付寶則為它贏得了更多的國內支援。加之淘寶網目前仍實行免費的策略,儘管eBay易趣在國際和國內都有著更為長期的發展歷程和營業經驗,但在商家眼中,淘寶網無疑是更為精明的選擇。只有迎合了客戶的需求,才可能贏得市場,這是淘寶網勝於eBay易趣之處,也是馬雲的過人之處。
對淘寶網來說,中國的市場足夠大,但中國市場的價值還遠遠沒有被髮揮出來。在中國本土市場還沒有贏,很難說去國外市場競爭就一定會贏。要想成為全球化的公司,必須先在中國本土做好。
淘寶閘道器閉一拍網,單挑eBay易趣
不走尋常路:淘寶閘道器閉一拍網,單挑eBay易趣
2005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和新浪就一拍網股份一事達成了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新浪同意將其持有的一拍網33%的股權全面轉讓給阿里巴巴公司,至此,阿里巴巴對一拍網實現了100%控股。
2006年1月23日是中國南方傳統的小年夜,在這一天,新浪和雅虎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一拍網登出公告稱正式停止使用者註冊、上傳商品等網上交易的相關服務。從1月24日至2月15日起,所有一拍網的使用者將被全面匯入淘寶網,至2月15日,一拍網將正式關閉。
在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後,唯一和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業務重合的一拍網的去向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而此次關閉也是這一收購最後宣佈的一項業務處理。在被關閉前,一拍網的最新營業資料為擁有1000萬註冊使用者和400萬件商品。而根據易觀國際《2005年第三季度C2C市場資料監測》報告顯示,一拍網佔國內C2C市場7。29%的市場份額,在國內C2C市場處於季軍位置。
至此,網拍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已被馬雲徹底顛覆,在吞併了網拍市場老三之後,淘寶網開始了它單挑eBay易趣的傳奇生涯。
原本以為馬雲在收購了一拍網後會集中精力培植國內網拍的老大老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收購了一拍網之後馬雲竟然做出了關閉一拍網的驚人決定。從2006年1月24日到2月15日這段時間裡,一拍網不會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