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齲�*二千石。音義雲:“以掌徒隸而巡察,故曰司隸。”

注'二'東觀記曰“文書移與屬縣”也。

注'三'續漢書曰:“司隸置從事史十二人,秩皆百石,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

注'四'漢官儀曰:“幘者,古之卑賤不冠者之所服也。”方言曰:“覆髻謂之幘,或謂之承露。”

注'五'前書音義曰:“諸於,大掖衣也,如婦人之簹衣。”字書無“镼”字,續漢書作“□”,*(並)*音其物反。楊雄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自關之西謂之□□。”郭璞注云:“俗名□掖。”據此,即是諸於上加繡□,如今之半臂也。

或“繡”下有“擁”字。

注'六'續漢志曰:“時知者見之,以為服之不中,身之災也,乃奔入邊郡避之。

是服妖也。其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

及更始至洛陽,乃遣光武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十月,持節北度河,'一'鎮慰州郡。所到部縣,輒見二千石﹑長吏﹑三老﹑官屬,下至佐史,'二'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三'輒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四'復漢官名。吏人喜悅,爭持牛酒迎勞。

注'一'漢官儀曰:“太尉,秦官也,武帝更名大司馬。”節,所以為信也,以竹為之,柄長八尺,以旄牛尾為其眊三重。馮衍與田邑書曰:“今以一節之任,建三軍之威,豈特寵其八尺之竹,犛牛之尾哉!”

續漢志曰:“更始時,南方有童謠雲:‘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後更始為赤眉所殺,是不諧也;光武由河北而興,是得之也。”

注'二'二千百謂郡守也。長吏謂縣令長及丞尉也。三老者,鄉官也。高祖置。

前書曰:“舉人年五十已上,有修行能帥觽者,置以為三老,每鄉一人;擇鄉三老為縣三老,與令長丞尉以事相教,復其傜戍。”續漢志曰“每刺史皆有從事史﹑假佐,每縣各置諸*(事)*曹*'掾'*史”也。

注'三'漢初遣丞相史分刺州,武帝改置刺史,察州,秩六百石。成帝更名牧,秩二千石。漢官典儀曰“刺史行郡國,省察政教,黜陟能不,斷理冤獄”也。

注'四'說文曰:“苛,小草也。”言政令繁細。禮記曰:“苛政猛於虎。”

進至邯鄲,'一'故趙繆王子林'二'說光武曰:“赤眉今在河東,但決水灌之,百萬之觽可使為魚。”'三'光武不荅,去之真定。'四'林於是乃詐以卜者王郎為成帝子子輿,'五'十二月,立郎為天子,都邯鄲,遂遣使者降下郡國。

注'一'縣名,屬趙國,今洺州縣也。前書音義:“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城郭字皆從邑,因以名焉。”

注'二'繆王,景帝七代孫,名元。前書曰,元坐殺人,為大鴻臚所奏。諡曰繆,音謬。東觀記*(日)*“林”作“臨”字。

注'三'赤眉賊帥樊崇等恐其觽與王莽兵亂,皆朱其眉以相別,故曰赤眉。續漢書曰:“是時上平河北,過邯鄲,林進見,言赤眉可破。上問其故,對曰:‘河水從列人北流;如決河水灌之,皆可令為魚。’上不然之。”列人,縣,故城在今洺州肥鄉縣東北。

注'四'縣名,屬真定國,今恆州縣也。

注'五'前書曰,立國將軍孫建奏雲“不知何一男子遮臣車前,自稱漢氏劉子輿,成帝下妻子也,劉氏當復”。故郎因而稱之。

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薊。'一'王郎移檄購光武十萬戶,'二'而故廣陽王子劉接'三'起兵薊中以應郎,城內擾亂,轉相驚恐,言邯鄲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於是光武趣駕南轅,'四'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饒陽,'五'官屬皆乏食。光武乃自稱邯鄲使者,入傳舍。'六'傳吏方進食,從者飢,爭奪之。傳吏疑其偽,乃椎鼓數十通,'七'紿言邯鄲將軍至,'八'官屬皆失色。光武升車欲馳;既而懼不免,徐還坐,曰:“請邯鄲將軍入。”久乃駕去。傳中人遙語門者閉之。門長曰:“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遂得南出。

晨夜兼行,蒙犯霜雪,'九'天時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一0'無船,適遇冰合,得過,'一一'未畢數車而陷。進至下博城西,'一二'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一三'指曰:“努力!信都郡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一四'光武即馳赴之,信都太守任光開門出迎。世祖因發旁縣,得四千人,先擊堂陽﹑貰縣,皆降之。'一五'王莽和*(戎)**'成'*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