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會稽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往來。'三'
注'一'鯷音達奚反。
注'二'事見史記。
注'三'沉瑩臨海水土誌曰“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人皆髡髮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有犬。尾短如□尾狀。此夷舅姑子婦臥息共一大黙,略不相避。地有銅鐵,唯用鹿格為矛以戰□,摩礪青石以作*(弓)*矢*'鏃'*。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滷之,歷月所日,乃啖食之,以為上餚”也。
論曰:昔箕子違衰殷之運,避地朝鮮。始其國俗未有聞也,及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一'回頑薄之俗,就寬略之法,行數百千年,故東夷通以柔謹為風,異乎三方者也。苟政之所暢,則道義存焉。仲尼懷憤,以為九夷可居。或疑其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亦徒有以焉爾。其後遂通接商賈,漸交上國。而燕人恚��旁悠浞紓�Ф�в謔譴傭�揭煅傘@獻釉唬骸胺�鈄陶攏�獵舳嚶小!比艋�又� 蹺奶醵�眯乓澹�淶檬ハ妥鞣ㄖ��櫻�
注'一'扃,關也。
注'二'擾,亂也。
贊曰:宅是嵎夷,曰乃暘谷。巢山潛海,厥區九族。嬴末紛亂,燕人違難。'一'
雜華澆本,遂通有漢。'二'眇眇偏譯,或從或畔。'三'
注'一'謂恚��病�
注'二'恚��氤�剩�仍踴�鬧�紓�紙獎∑潯淨��災鐐ㄓ諍閡病�
注'三'偏,遠也。
校勘記
二八0七頁九行後芬發即位三年按:殿本無“發”字。汲本“三”作“二”。
二八0九頁三行*(持)**'得'*所棄卵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持”乃“得”之鬥,博物志及御覽九百四引徐偃王志可證,各本註失正。今據改。
二八一0頁二行漢興屬*'燕'*據前書朝鮮傳補。
二八一0頁三行及故燕齊亡*(任)**'在'*者據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0頁四行因犯*'法'*為寇據前書王莽傳補。
二八一0頁六行而使驛不絕按:刊誤謂“驛”當作“譯”。郵驛中國可有之,不可通於四夷,自前書皆言“使譯”,使即使者,譯則譯人。
二八一0頁九行仲尼學鳥名*'官'*於郯子汲本﹑殿本“鳥”作“官”。按:仲尼學鳥名官於郯子,見左傳昭公十七年,今補一“官”字。
二八一一頁四行有馬加牛加狗加校補謂魏志作“有馬加﹑牛加﹑豬加﹑狗加﹑犬使”。今按:魏志“犬使”之“犬”,宋本皆作“大”。
二八一一頁七行尤治惡妒婦按:校補謂通志作“尤憎妒婦”,此“治”字亦當作“憎”,蓋後人回改之失。
二八一一頁八行死則有旘無棺校補謂魏志作“有棺無旘”,通志同,此誤。今按:
百衲本三國志亦作“有旘無棺”,不誤,校補說非。
二八一一頁一五行豽似豹按:原作“貂似豽”,鬥,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八一二頁五行玄菟太守公孫域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東觀記﹑魏志公孫度傳“域”皆作“□”。
二八一二頁一三行東夷夫餘飲食類*(此)*皆用俎豆據刊誤刪。
二八一三頁三行有消奴部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消”魏志作“涓”。
二八一三頁五行古鄒大加按:魏志作“古雛加”。
二八一三頁五行優臺使者按:補註謂魏志“使者”上有“丞”字。
二八一三頁五行帛衣先人補註謂魏志“帛”作“皂”。今按:皂帛形近易混。趙一清三國志注補引寰宇記,“皂衣頭大兄,東夷相傳所謂皂衣先人也”,字亦作“皂”。
二八一三頁七行其國東有大穴號禭神按:校補謂“禭”魏志﹑通志並作“隧”。
二八一三頁一四行古鄒大加高驪掌*(賀)**'賓'*客之官據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四頁一行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部)**'郡'*按:張森楷校勘記謂“部”字當依前書作“郡”。今據改。
二八一四頁四行句驪一名貊*(耳)*有別種集解引沉欽韓說,謂案文當雲“句驪有別種,一名貊耳”。按:校補謂通志但云“名貊”,無“耳”字,此“耳”字衍。今據刪。
二八一四頁七行誘句驪侯騶入塞按:集解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