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此後一代一削。
&esp;&esp;先拿禹王開刀,其他的慢慢來就是。
&esp;&esp;就拿趙王世子來說,若無功績,只能淪為公爵,其子無功績,再削一層。
&esp;&esp;
&esp;&esp;如此一來, 便能顯出登上皇位的皇子和淪為藩王的皇子之間差距來。
&esp;&esp;像黎王這樣孩子多的,隻立一子為世子,其餘的若無功績, 只能淪為庶民,世子承爵為國公,也無封地。
&esp;&esp;相反, 三代一削,還和皇室沾親帶故。
&esp;&esp;明光帝想, 先皇放心趙王大約是因為是他的親兒子, 但他不放心, 所以先遣西北兩位將軍, 慢慢分權制衡。
&esp;&esp;還是自己的人用著放心。
&esp;&esp;等數年後朝中幾個王爺傳位於世子,爵位一削, 封地也沒了, 朝廷不養酒囊飯袋, 各地田賦充入國庫, 到時國庫充盈, 海晏河清。
&esp;&esp;明光帝行事果斷, 聖旨跟著蕭允錚蕭允楓一起送去了西北和鹿城。
&esp;&esp;西北偏寒, 他選了兩位武將,官職只在趙王之下, 一同護送蕭允錚回趙王府。
&esp;&esp;臘月初, 蕭允楓回到鹿城, 禹王連同府上王妃一同接旨, 心中久久不能平復。
&esp;&esp;這也就是說藩王前往封地, 對子嗣並沒有什麼好處,甚至還不如留在盛京。
&esp;&esp;想想都是皇子皇孫, 一脈相承,命運卻大不相同,實在難以讓人心平氣和地接受。
&esp;&esp;聽著聖旨上條條句句彰顯天恩浩蕩,實則趕盡殺絕,根本就容不下他們。
&esp;&esp;從把各家公子接進宮就能窺見一二了。
&esp;&esp;禹王年過三十,送走了禮部官員和宣旨太監後,拉著王妃把屋門一關,哭喪著一張臉,既心疼兒子受苦,又對聖旨無可奈何。
&esp;&esp;早知就不聽五弟的話,非要把兒子接回來,路上顛簸受苦不算,如今爵位還削了。日後留給楓兒的只有一等公爵,別的孩子更是什麼都沒有,這家底尚不如盛京世家數代累積,我這還不如把我的命一同要去算了。
&esp;&esp;什麼天潢貴胄,還不如世家子弟能安穩一聲。
&esp;&esp;欺人太甚。
&esp;&esp;想想禹王早早就藩了,這些年的銀錢半數多都搭在了百姓身上,都沒給自己的孩子留什麼。
&esp;&esp;禹王能寫奏章進京是因為趙王給了不少好處,這些年他和蕭秉承一樣,借錢給當地百姓,想著日後百姓富裕起來,銀子的缺口也能填上。
&esp;&esp;自己日子算不得貧苦,但也花出去了不少銀子,趙王出手大方,他和王妃也想孩子早些回來,畢竟到了議親的年紀,所以,便答應了。
&esp;&esp;就有了兩封奏章一前一後送去之事。
&esp;&esp;誰知一封奏章招來這等禍事,皇上下令削藩,本來藩王就無甚權力,只享個百姓供奉,日後連供奉都沒有了,換誰誰樂意。
&esp;&esp;禹王如今真後悔,後悔聽了趙王的話,那些金銀珠寶,哪裡比得過子孫後代的福廕。
&esp;&esp;王t妃也是一臉哀愁,她道:現在說這些也晚了,這麼多兄弟,別的王爺也躲不開,不過是早晚的事。眼下還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麼辦,咱們就這麼接了聖旨嗎?一點餘地都沒有嗎。
&esp;&esp;禹王苦笑道:還能怎麼辦?我要兵沒兵,要權沒權,早知是這麼個結果,還不如當初擁立大哥,如今只能我覥著臉多在位幾年,然後再把爵位傳給楓兒,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esp;&esp;這樣還多積攢些家業,再教導孩子兄友弟恭,別像他們一樣。
&esp;&esp;禹王想,如今手裡有兵的只有趙王,但他覺得趙王就算反,也不會直接反了。
&esp;&esp;是不該這麼直接接下聖旨,在外藩王有六位,十三弟年紀最小,如今還沒有孩子,大約也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