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熟悉船——這些早期建造的船都是實驗品,等到技術成熟後,這些船都要淘汰,現在關鍵是熟悉操作。我聽說天竺那裡的海面,風大浪大,船行駛到那裡,很容易被風浪拍散,由於是榫卯結構的船……“
趙興說到這,突然意識到自己又把話說多了,他趕緊戛然而止。
他說的話新詞過多,以劉三的文化水平,完全聽不到這番話,他不懂裝懂的點點頭,自以為是的補充:“還有大官人說的指南針——這玩意好,此去高麗,如果前半段走耽羅航線,我們還能用的著。”
“等我程族的人到了,我們馬上去明州”,趙興順勢轉移話題:“年前正是銷售旺季,我們快去快回,一個月後,恰好趕得上師尊三子,蘇遁的百啐禮。”
*******************************
蘇軾進來的時候,徐知州正忙著宴客,他見到蘇東坡顯得很興奮,不由分說拉蘇軾入席。飲了幾杯酒,便抑制不住狂喜地告訴蘇軾:由於政績優良,他這一屆任滿之後將升遷,目前他已經上下打點好,指郡湖北,希望能在更靠近京城的地方任職。
徐知州忘了蘇軾的身份,這個令他興奮異常的訊息,對蘇東坡確是災難。
這麼一個肯照顧他的州官走了,在新州官的管理下,他能繼續活得逍遙自在嗎?
席上眾人盡興狂飲,蘇軾有點向隅。片刻後,細心的徐知州發現了蘇軾的異常,馬上關切地安慰:“子瞻,有程族在此,你也無須煩心……嗯嗯,子瞻最近,大概很少活動吧!你學生的事,我已經安排好了,我給你說說……”
徐知州的政績是與趙興密切相關的。黃州是個歸化未久的地區,五胡亂華時的戰亂,使蠻族深入到了這一帶,並導致這裡十室九空。目前,政府對鄉鎮的控制力並不明顯,很多時候,政令不出府城。
而程家坳的出現,卻一舉改變了這種狀況。程族本來居於山野,強大的凝聚力使他們聚整合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後,他們快速地致富經歷,使附近許多山民不自覺地圍攏在他們周圍,或者向他們出售山貨,或者替他們做工。
這股山民原先都是山中最桀驁的獵戶,現在,他們卻統一歸攏在程家坳旗下,願意接受當地官府的統治,並給荒僻的黃州增加了一筆巨大稅收——而徐知州前後的付出,只是三名貢舉的名額而已。
在四處農民造反,邊境戰火不斷的情況下,這一巨大政績讓徐知州頓時聲名遠波,成了眾人矚目的“能吏”,進而快速獲得升官。但隨後,也惹來一下麻煩。
從地域上說程家坳是屬於蘄水縣管轄的,但它卻在黃州申請“入籍、入行”,把好處都給了黃州。蘄水知縣獲悉,立刻不幹了。
以前程家坳是個幾十戶的小山村,蘄水縣也沒什麼爭的,等到程家坳一下出了三名貢士,再加上附近山民的農產全彙集到這個小村,由這個小村銷往外地。而徐知州跳過蘄水,如果蘄水知縣沒有表示,那不就愈發顯得自己無能,才令程家坳捨棄嗎?
知道了真相的蘄水叫嚷著與徐知州打官司,雙方的爭奪令程家坳的地位水漲船高。近日,徐知州與蘄水縣達成妥協:程家坳歸屬蘄水,由程家坳負責出丁役,幫蘄水縣維持附近山區治安;而趙興與程夏、程爽、程旺等程族篩選過的幾名旁姓人,於黃州購房、落籍……且慢,前面程同曾說宋朝沒有戶籍問題,這裡又說落籍,難道程同說錯了?
程同沒說錯!
宋代的戶籍問題與其它朝代不同。要詳細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一本書的篇幅——簡單地說吧,宋朝是個宗法社會,它的“籍”是指納稅的“丁戶”數目,而這種數目不是由官府核定的,宋朝把百姓劃分為上戶、中戶、下戶、士紳……等等。
丁口數量是由“上戶”報給官府,並按這個數目向官府納稅,但是不是按這個數目向下徵收,則不一定了。也就是說:官府只掌握納稅人口數量——“籍”;上戶、宗族首領才掌握納稅人的具體地址與姓名——“戶”。而且這些地址與姓名,全憑他們說了算。
士紳是無需納稅的,所以百姓不可隨意流動,但不納稅計程車紳可隨意遷移(為了躲避繁重的苛稅,百姓常把財產獻給士紳,要求做士紳的家奴——在古代這叫“投充”;現代叫“掛靠”。掛靠所繳納的紅利,要比納稅少,且官員不敢隨意侵吞)。
程阿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黃州的。程族長為了兌現諾言,召集族人出資為趙興在黃州修了房子,並出了一份豐厚的嫁妝,供程老七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