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部分

建、廣東或者江蘇這些清朝控制範圍以外的官員,其他地方地官吏可不敢為華夏效力,免得被抄家滅門,但是這幾個地方的官吏則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不過這些官吏人是留下來了,思想卻未必轉變,葉楓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對基層官員全部更換。所以至今為止浙江的舊勢力還是最龐大的。

葉楓這一次將華夏基金龐大的產業拿出來進行交易,就是希望讓更多人進入近代工商業這個***,只要進來了,大家的利益一致,至少傻乎乎為清廷唱讚歌。鼓勵舊秩序的人會少一些。

就算還有人抱殘守缺,新事業地支援力量也會更強大。

果然如同葉楓所想的那樣,華夏基金的產業進入市場,將進行轉讓的訊息剛放出去,許多人就坐不住了。

不管是浙商也好,閩商也罷,不管是商人也好,士紳也好。不管是土財主也好。地方宗族也好,在財富面前,大家的表現都是差不多,那就是都想擁有更多地財富。

華夏基金的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基本上已經比較成熟,不管是裝置、技術還是工人都是齊全的,只要買下來。相當於換一個老闆。生產都不用停,就可以繼續賺錢。

中國的工業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華夏的工礦企業都是這幾年發展起來的,其中華夏基金旗下的產業又是最早、技術最好、發展最充分,也就是最賺錢地。

這些產業涉及地行業要麼是基礎的礦產、冶金、機械,要麼是先進的電信、電氣,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有很大的發展前途,巨大的發展前景。

對於這些產業的評價,就只有兩個字:賺錢,四個字:非常賺錢。

訊息一公佈,很多人就動了起來,到豫園拜訪華夏基金會副會長韓雯、伊莉莎的,拜訪這次轉讓在金融市場操作地瑞典遠東銀行、羅斯柴爾德遠東銀行地,甚至直接拜訪華夏聯盟總督葉楓的人都絡繹不絕。

這個訊息甚至傳到其他地方,由於華夏鼓勵工商和保護私人財產地政策,加上在年初的會戰中大獲全勝,剛剛又消滅了不可一世的俄國艦隊,咸豐皇帝又在這個時候翹辮子,留下個娃娃做皇帝,很多人已經對清廷有了觀望的態度,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從來不缺忠貞之士,但對改朝換代也已經習以為常。

用老話來說,看來看去,這清朝的氣數也要盡了吧?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晉商,晉商的票號原本在上海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華夏實行金融改革,推行新幣和組建銀行,傳統的票號再沒有市場,只能退出,但也聯合組建了一家大唐銀行,發展得還不錯。

在銀行改革中晉商抽出了大量的資本,又看到了一個嶄新的華夏,雖然這次產業轉讓都是實業,但是對商人來說,只要賺錢就是機會。

商人的資訊都是比較靈通的,晉商參與華夏產業的買賣雖然很低調,但還是被很多人知道,受到他們的影響,更多的商人對這件事發生了興趣,當然能參加的外地商人都是有一定實力的,這些人除了想賺錢,同時也是政治投資,誰都知道現在大清岌岌可危,看起來眼下勢頭最猛的就是華夏。基金會旗下的產業分批推出,比較小的就在當地組織考察、簽約和轉讓,這些多數是直接賣給當地的富商、士紳、地主,有的時候難免會發生矛盾,這時候就可以選擇競拍或者合作。

地方上的事情一般都比較複雜,會涉及很多的利益糾紛,但是因為華夏基金髮展初期產業的選擇多數是在比較成熟的地方,周邊不穩定因素大多數被清除,所以轉讓還是比較順利。

規模比較大一些的則集中在上海進行交易,其中一部分是在證券市場發行公開的股票,當然大客戶可以成批認購,這個就是由瑞銀進行操作,羅斯柴爾德對這個似乎不感興趣。

華夏基金會一直都在清理相關的資產,但是從開始轉讓到最後全部清理完成還是用了三個月的時候,到一八六一年底的時候,這次產業轉讓才算塵埃落定,步入發展的軌道。

華夏基金會的這次重組,同時也是華夏工業體系的重組,華夏基金會重組後旗下的產業形成諾貝爾華夏集團,葉楓持有百分之八十的股份,還有百分之二十為諾貝爾財團所有。

重組以後諾貝爾華夏集團還是一個實力強大,規模龐大的工業集團,但與此同時,華夏也真正擁有了一大批近代工礦企業,這些企業包括最基礎的礦場、煉油、冶金,也包括最先進的電氣、電信、造船,形成了一個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些產業從諾貝爾基金會剝離以後,大部分是被個人所有,官方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