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他說著語速放慢,吃飯的動作也停下來,像是在沉思著。

良久,賀晉榮再次開口:“這部戲票房可能不太好。”

樑子凡之前和賀氏接洽,想要上億投資,章正丘為此找到賀晉榮,畢竟樑子凡身份特殊,他覺得這個投資太大,看劇本有虧本的風險,而且樑子凡也不是什麼商業片導演,名氣雖然不低,但票房號召力實在一般,因此特意跟賀晉榮提了句。

賀晉榮當然是讓章正丘放手處理這件事,不必看他和賀女士的面子。

有了賀晉榮的話,賀氏影業最終在談的過程中將投資壓縮到六千萬。

在如今稍微大一點的IP投資都在上億的情況下,六千萬實在不是高投資,連個大牌一點的明星都請不來。但如果不把錢花在請大牌明星上面,六千萬其實是足夠拍一部質量上乘的電影了,後期的宣發資金可以說都是很足的。

而且這幾年電影片酬的確比不上電視劇,很多人拍電影都是為了咖位,畢竟電影咖和電視劇咖之間界限還是很分明的。

更別說文藝片了。

在請演員上,文藝片天然有優勢,畢竟在獎項上,文藝片的競爭力很強,願意為了文藝片自降片酬出演的演員不少。而且樑子凡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名氣的文藝片導演,他的電影雖然沒有到部部拿獎的程度,但競爭力還是挺強的。

樑子凡這幾年很少拍戲,也不是因為沒有戲拍,而是因為他目前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大導演都喜歡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他在票房上的弱勢讓他無法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也因為票房上的弱勢,他的電影投資總是不怎麼大,畢竟沒有哪個投資商隨隨便便仍幾千萬甚至上億都不心疼。

市場最終是向錢靠齊。

樑子凡不想妥協,什麼都想要,最終導致如此尷尬。

像這部電影,他找過不止一家賀氏,也和別的投資方接觸過,但都沒有拿到多高的投資。賀氏願意投資六千萬,其實不低了,而且倘若能拉到新的投資方,資金也會更加充裕。

資方對票房的不自信,正是樑子凡最終答應賀氏的原因。

“那為什麼最終決定投資?”樂檸問,六千萬並不是小數目,一部六千萬的電影,最終票房可能要一兩億才能收回成本。

樂檸不覺得賀氏是冤大頭。

“我們需要市場,但也需要獎項。”賀晉榮說。

簡單的一句話,樂檸明白了,也笑了起來:“是,正如你所說,我也渴求獎項。”

沒有演員會在獎項上沒有野心,樂檸同樣如此。

因此雖然她心裡清楚,這個角色可能不那麼的討喜,這部電影票房可能不那麼高,但樂檸依然想要試試。

當然,這其中也不僅僅是因為獎項,也因為劇本的確打動了她。

她之前遲疑,除了對樑子凡是否會放水的遲疑之外,也有想知道賀氏決定投資這部戲的原因。

現在聽賀晉榮說完,樂檸放下心中的遲疑,決定好好研究劇本,迎接即將展開的試鏡。

* * *

吃完飯,樂檸刷微博時看到網上的討論仍然在繼續。

對於樂檸和川納解約,人們眾說紛紜,之前那個影評家發的微博轉發評論很好,不少人認同她的觀點,覺得樂檸沒有契約精神,一窩蜂來討伐樂檸。

但有人將樂檸這些年的戲羅列出來,她以前接受採訪時也提到過剛出道的時候片酬很低,紅了之後,因為接公司的戲,片酬比同檔的女演員要低一些。

粉絲將這些資料羅列出來,並且提出重點說:“川納投資拍戲,難道是為了樂檸一個人?說白了,樂檸就是一個打工的,她沒紅的時候相當於實習生,工資低,沒人說什麼。可是她紅了之後呢?工資依然比同檔的藝人要低,長此以往,這樣的公司你們願意待?”

更有人披露出川納藝人經紀合同分成,第一年分成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第二年有所減少,到第三年藝人才能拿到百分之五十的片酬。

更何況還有川納壓片酬這件事。

種種事件累積,樂檸離開川納,尋求更好的未來也並不是那麼不可饒恕的一件事。而川納的立場也沒有那麼光明,公司說白了就是盈利機構,誰也不比誰更白。

這件事吵吵鬧鬧一天,到晚上終於有人得出結論,將這看成是一臺戲。

但同時也有更多人將目光聚焦在樂檸即將成立個人工作室,並簽約賀氏影業的事。

和川納解約後樂檸的去處早已經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