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5部分

此時此刻,孫權對於這個小兄弟還是心存最後一絲幻想,不會吧?不能吧?不可以吧?王寶玉要是敢出兵江東,那就是打我這個兄長的老臉,能打嗎?

哎,劉禪的都打了,孫權不由摸摸自己的臉,覺得好像比劉禪的也不大。

彝陵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蔡文姬和賈織綱一致認為,蜀漢亡國,吳魏必不會坐以待斃,當下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要阻止兩國之間的聯盟。

眾人在一起反覆商議了幾次,王寶玉親筆給孫權寫了一封信,必須暫時安撫這個所謂的結義兄長,不能讓他有所行動,形成兩面樹敵的局面。

王寶玉在信中言明,下一步荊州兵馬要進攻魏國,主要是因為在攻打蜀漢的過程中,魏國主動起兵,試圖趁機奪取荊州。

而且,王寶玉還客氣的向孫權討教,他要是當上了皇帝,該用什麼年號好?並且表示,一旦奪下了魏國,地盤太大了,怕是難以管理,希望孫權能接手越、駱兩州以及合淝等地。

孫權左手拿著曹叡的信,右手拿著王寶玉的信,一時間難以抉擇,兩個人都是當世梟雄,各有千秋。

相比較而言,孫權更願意相信王寶玉,畢竟跟曹叡從來沒有什麼交情,上次幾乎都要死在他手中,但是王寶玉卻幫過自己很多次。

好兄弟要當皇帝,這自然是情理之中,但是,曹叡說的也不無道理,誰能預料王寶玉得了北魏之後,會不會再來奪取江東?

即使不奪,吳國跟蜀國看上去又有什麼差別?

所以,越、駱兩州外加合淝,王寶玉丟擲的蛋糕相當大,令人不禁流口水,尤其在這件事兒上,江東根本不用出兵出力,白撿的便宜。

就在孫權猶豫不決之時,侍衛匆忙來報,久病的吳國太性命垂危,希望再見兒子最後一面。

孫權是個大孝子,急忙放下書信抹著眼淚趕了過去,吳國太拉著兒子的手,只是流淚,在彌留之際留下了一句話,你的妹妹在彝陵,千萬莫要兄妹反目,與女婿王寶玉為敵。

孫權默不作聲,吳國太呼吸細微,卻睜著眼睛不肯閉上,拉著兒子的手不放。

在這種時候,孫權不能不答應,“母親,兒皇答應你便是。”

吳國太露出一絲笑容,終於放心的閉上了眼睛,撒手西去,孫權立刻為母親操辦了盛大的喪禮,卻沒有通知身在彝陵的妹妹,料定也不會回來。

“舅父,你久在彝陵,與漢興王都有走動,可否瞭解此人?”眼睛紅腫,一身素縞的孫權,問身邊的阿凡提。

“阿凡提不該參與朝政,只願平淡到老。”阿凡提立刻表明了態度。

“你與朕為至親,但講無妨。”

“臣曾隨漢興王一路西征,在臣的記憶中,漢興王向來恩怨分明,從不濫殺無辜,沿路各國,但凡不抵抗者,皆獲保全。而且,漢興王極為重情重義,想我本為沒落之人,靠著沿街叫賣為生,百無一用,只因是香兒的舅舅,卻得老來之福。漢興王做事隨心而為,但卻未有過格之舉,愛民如子,比肩堯舜,至聖至明。”阿凡提實話實說,卻刻意迴避了今日荊州出兵一事,但這些話卻都是用來說聖君明主的。

孫權默默點頭,阿凡提說的沒錯,王寶玉重情重義,恩怨分明,捱打的都是招惹他的,只要自己這邊保持安靜,王寶玉也沒有藉口來攻打。

母親的遺訓還在,加上孫權懷有富貴險中求的僥倖心理,最終,他選擇相信王寶玉。

孫權客氣的給王寶玉回了一封信,建議賢弟要是稱帝,不如立國號為周,效仿大周,開創八百年基業。

2275 每日三次

江東沒有回饋,曹叡尋求聯盟失敗,陷入到深深的惶恐之中,荊州大軍卻一直按兵不動,讓人摸不清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麼。

“啟稟聖上,王寶玉狼子野心,早晚定來攻打我國。臣以為,疆土過大,卻不利於防守,當下之際,應撤回涼州兵馬,集中兵馬,固守長安,以確保皇都無憂。”

病中的司馬懿思深憂遠,上表曹叡,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想法,此事被曹叡拿到朝堂上商議,立刻引發了大片罵聲,可以說是一邊倒。

人家還沒打,就主動讓出地盤,天下人貽笑大方,這讓曹魏的大臣如何能夠接受?

不僅痛斥司馬懿禍國殃民,不少人又搬出了狼顧之相的說辭,說他此舉大有賣國之嫌,這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

反應最強烈的莫過於大將軍曹爽,頭髮都氣成爆炸式的,甚至請求罷免司馬懿的兵權,將其收監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