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馬雲對成功這樣詮釋:“我無法定義成功,但我知道什麼是失敗!成功不在於你做成了多少,在於你做了什麼,歷練了什麼!”

大凡成功之人,似乎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失敗之旅。有人說“失敗是弱者的地獄,強者的階梯,智者的故鄉,偉人的天堂”,此話不假。亨利福特在進軍汽車業的前三年,破產過兩次;美國大百貨公司梅西百貨曾經七次遭遇“轉折點”—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失敗,終於取得成功;萊特兄弟在經歷了數百次失敗的實驗以後,才駕駛著人類第一架動力飛機飛上了藍天。古人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大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被迫離開中國黃頁

被迫離開中國黃頁

馬雲從北京歸來之後,中國黃頁也陷入了困境。

時值1996年,網際網路開始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點,成為新經濟最有力的代表。馬雲的中國黃頁在一夜之間冒出來了許多“敵人”,這當中還包括田溯寧的亞信。亞信差點成了中國黃頁的死敵,幸好田溯寧覺得做這塊不但與中國黃頁比沒有優勢,就是與杭州電信比也說不清鹿死誰手,於是就退出來了。

那時與馬雲競爭最激烈的當屬杭州電信。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杭州電信註冊資本3億多,馬雲註冊資本僅2萬;這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杭州就這麼大一個廟,容不下兩個和尚,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杭州電信有著非常好的社會資源和政府資源,馬雲卻一樣都沒有。不僅企業,就是老百姓,也覺得馬雲是非正規軍、游擊隊,頂多也就算得上是土八路,沒有人肯相信他們。除此之外,杭州電信利用中國黃頁(chinapage。)已有的名聲,做了一個名字很近的網站chinesepage。,也叫“中國黃頁”,藉以分割馬雲“中國黃頁”的市場。

為了拯救身處困境的中國黃頁,為了使中國黃頁繼續活下去,馬雲決定傍一個靠山,來增強自己抗擊風險的能力,最後選定同杭州電信合作。1996年3月,中國黃頁將資產摺合成60萬元人民幣,佔30%的股份;杭州電信投入資金140萬元人民幣,佔70%的股份。

從一開始,馬雲與杭州電信的合作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不久雙方合作就出了問題。雖然杭州電信也看好馬雲的中國黃頁,但卻急於做大賺錢;馬雲則認為,做網際網路公司猶如養孩子,不可能讓3歲小孩去掙錢!雙方相互之間爭來爭去,分歧日深,資本和權勢高的一方自然有更多的話語權,大家開始情緒激動地處事,先是何一兵要辭職,然後中國黃頁的全體員工要辭職,最後馬雲也要辭職了,整個事件甚至驚動了《人民日報》。為了中國黃頁的前途,各方面都想讓馬雲回去,但馬雲心裡委屈,覺得自己真不容易,打南打北打到頭沒自己的地兒了!馬雲不得不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放棄了自己的中國黃頁,開始下定決心執意要走。

馬雲離開中國黃頁時,一屋子坐滿了跟馬雲一起創業的哥們兒,有人抱怨,不甘心辛辛苦苦兩年就這麼完了;有人覺得待在失去了馬雲的中國黃頁沒勁,哭著鬧著要跟馬雲一起走。馬雲也覺得委屈,也覺得不甘心,但最後,他還是硬起心腸說:“不行,中國黃頁還得活下去,你們走了中國黃頁怎麼辦?”

一向不在乎金錢的馬雲把當時所擁有的中國黃頁21%的股份,全數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只為讓他們能為自己好好耕耘,好好收穫。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帶著並不一帆風順的創業經歷,內心無比悲憤的馬雲離開了重組後的中國黃頁。

這是1997年,這是馬雲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敗。關於馬雲的離去,外界有很多傳聞,但究竟為什麼,馬雲直到今天也很難說得清楚。也許唯一的解釋,就是馬雲年輕時所滿懷的個人英雄主義理想吧!

南歸:“馬雲,我們一起回家吧”

南歸:“馬雲,我們一起回家吧”

成功需要積累,這是一條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真理。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夠沸騰!

馬雲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創業的重大挫折,但他從不因失敗而掉淚。創業以來,他承受的各種白眼和閉門羹難以計數。“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擊,只要你扛過來了,就會變得更加堅強。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結果失望越大,所以我總是想明天肯定會倒黴,一定會有更倒黴的事情發生,那麼明天真的有打擊來了,我就不會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擊我,又能怎樣?來吧,我都扛得住。抗打擊能力強了,真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