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是義大利,德國與義大利實際上是貌合神離,兩國都是野心勃勃要領導歐洲和世界,德國海軍肯定不希望它的先進技術落到義大利人手裡,那麼德國人說的這個“盟國”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就在薩師俊琢磨的時候,一名海軍中校走到他的身後,手裡拿著一封電報。
“報告艦長。沙姆沙伊赫來電,客人已到齊,可以開會了,‘南海’號應該在下午之前返回沙姆沙伊赫近海。”
“回電:本艦將在正午之前返回駐泊地。”
薩師俊點了點頭,很快,這艘航空母艦就開始調轉航向,而護航艦隊也護衛左右,這個氣勢讓參觀軍艦的德國海軍將領非常羨慕。
“如果不是有人搗亂的話,或許德國海軍早就開始用航空母艦作戰了。”
雷德爾感慨幾句,引起同行的德國海軍軍官們的共鳴,也讓站在一邊的薩師俊暗暗好笑,因為他知道雷德爾說的那個“搗亂”的人是誰,那個人就是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此人有一句名言,“凡是能飛的都屬於我”,也正是這句話使德國海軍失去了對航空兵的指揮權,而德國飛機的發展也完全是以德國空軍需要為目的,在飛機技術的發展上,德國海軍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作為德國空軍欺凌德國海軍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歐洲戰爭爆發之前,德國空軍擁有四千餘架飛機,而德國海軍只擁有一百多架飛機,而且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空軍也大包大攬,從遠洋襲擊敵方艦隊到空投水雷,從襲擊敵方港口和造船基地到封鎖敵方海上航線,幾乎把德國海軍可以乾的活全乾完了,至於德國海軍航空兵,只分配到了海上空中偵察的任務,基本上只是擺設。
改變德國海軍航空兵悲慘命運的就是那場發生在馬斯喀特戰役期間的“哈德角海戰”,在那場海空大戰中,德國海軍驚訝的發現,剋制敵方航空母艦編隊的最有效武器就是己方的航空母艦編隊,未來的海戰模式實際上已經開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強大航空兵保護的海軍艦隊就是海面上的活動靶子,德國海軍不能再對德國空軍俯首帖耳,德國海軍也必須擁有強大的航空兵。
雷德爾立即向德國元首打了報告,強烈要求將德國航空兵的指揮權平均分配給海軍和空軍,並立即開始建造大型攻擊型航空母艦,或許是受到哈德角海戰的刺激,或許是雷德爾拉攏了一大幫德國海軍將領,最終,德國元首希特勒批准了新的軍備分配方案,德國海軍終於開始組建可以直接由海軍指揮的航空兵部隊,而航空母艦的建造也立即開始,考慮到《凡爾賽條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德國沒有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因此,德國的航空母艦建造圖紙實際上是來自日本,德國海軍設計師在日本航空母艦的設計圖紙上進行了必要的改進,以使航空母艦適應大西洋的海況條件,之後,德國的第一批航空母艦就立刻開始了建造。
但是當近距離看到中國的大型攻擊型航空母艦之後,雷德爾卻突然意識到,或許當初採用中國航空母艦的設計會更好一些,尤其是他發現了蒸汽彈射器的秘密之後,他更是認識到,當初選擇日本航空母艦作為德國航空母艦的原型似乎不是最好的選擇,那麼當初德國海軍為什麼要選擇日本的航空母艦設計方案呢?這個決定不是雷德爾做出的,而是德國元首做出的,或許在元首看來,日本像英國一樣是個島國,而且日本海軍比中國海軍強大,所以日本的航空母艦應該也比中國的航空母艦先進,這是元首的直覺,而元首也一直以他的直覺為榮,就像他用直覺領導納粹黨一樣,元首的直覺將德國帶入了一個“輝煌時代”。
但是這種“輝煌時代”能夠持續多久呢?雷德爾並不清楚,他只知道,元首現在正在策劃一場新的戰爭,這也是在直覺作用下做出的決定。
第1156章 逢場作戲
沙灘在陽光下泛著光,海面也是一樣,海浪輕輕拍擊著海岸,一座正在興建的港口也在海浪的包圍中喧囂著,工地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施工機械,以及那些頭戴安全帽的工人,這些工人中,可以看見中國人,也可以看見當地人,他們將用勤勞和汗水將這座港口變成紅海沿岸數一數二的大型商港,一旦港口建成,來自中國的商品將很快在碼頭貨棧堆積起來,而這裡也將成為中國眺望非洲、歐洲的商業前哨。
這裡就是沙姆沙伊赫,西奈半島的風景勝地,緊鄰紅海,眺望非洲和阿拉伯半島,僅從位置而言,這裡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商業據點,實際上,這裡在古代就是一個相當繁榮的沿海商業城鎮,充當著聯絡阿拉伯半島和埃及的商業往來的角色。
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