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之後也未曾想過要如何更加安全地在混沌中佔一席位,雖不比過往地瘋狂,但也是遇戰即戰。完全沒有思考那戰應否要戰。
而在創始元靈他們付近的生靈,由於有五位先天靈智者在。所以混亂的局勢便日漸安穩,在這裡的生靈也樂得一段平靜的時光。
得到點化,許多生靈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而創始元靈身懷大道三千之要領,自然而然吸引著許多後天靈智開啟的生靈前來問道。
一天,一個生靈便懷著求道之心前來拜訪。他是首個主動向創始元靈求道的生靈。
得見此生靈,創始元靈腦中浮現出了自造化玉牒內所錄的未來畫面,他便知道,開天時機已開啟。
看著不遠處那株青蓮,此時依然是合身於此,雖然表面現有陣陣華光,但卻並未有開放之徵兆。再看向求道的生靈,此時卻是一臉平淡,雖知他求道心切,但卻也不表現於外,於是問道:“混沌之初便存天道,你如何觀此道?”
那生靈想都沒想便開口回道:“回大神,依小靈所悟,所謂天道,即為萬物之規則,世間萬事之演變盡尊循此法則。天道大公,亦為不公,可信,卻不可盡信,生靈於這世間,就當以天道為根本,感悟其自身,一道通即齊萬道,此道即為天道。”
對於這生靈的回答,創始元靈甚為滿意,對於這剛開啟靈智的生靈,在還未知道三千大道之法門前便可脫口而出,表述出自己心中所理解的天道真理,此靈實乃大材,若好生指導,定可助盤古開天。
於是,創始元靈便收其為徒,賜名鴻鈞,新授法門助其修煉玄清氣。他便是日後盤古開天后,元神所化之三清聖人的師祖——鴻鈞老祖。
隨後的歲月裡,也有十幾個被點化的生靈前來求道拜師,創始元靈也一一見過這些生靈。
但是創始元靈收徒的準則,主要依靠造化玉牒內所傳導的未來資訊,觀之相貌,一雙深邃的慧眼便可分辨其日後之大功過,而許多求道的生靈均存有私心或惡念,於是也不盡收,這些生靈自有他們日後的機緣,所以大多都將其遣去。
而繼鴻鈞之後,創始元靈第二個收的門徒名喚混鯤,此乃日後西方教兩大聖人之師祖,修習玄靈氣。
之後相隔許多歲月,雖不斷有生靈來求道,但創始元靈都未曾接納。
而伏羲、蒼蠡、軒轅以及神農,他們除了修習三千大道外,還助創始元靈去點化那些頑固的,不懂道理,只是一味尊照原始本能,貪婪嗜殺的生靈。
四人均為先天靈智開啟者,並且也盡知三千大道,但是自身卻並不像他們的大哥那樣得天獨厚,三千大道不可盡修。
伏羲卻是無所謂,依照自己所理解的天道,只要修習自身後適合之道,自然大道可成。
而蒼蠡、軒轅和神農,卻是執著於完美,三個都想把三千大道盡修有成,可是,不得造化玉牒之精要,要想像他們大哥那樣大道盡成卻是徒勞。
伏羲曾開異三人,希望他們不要過於執著,一切自有天道安排,強求即不得。軒轅和神農在聽到伏羲的指導,再回想自身在這些歲月裡的修煉,確實如兄長所說,強求即不得,要三千大道盡成,實不屬他們所能為。
但是蒼蠡卻不為伏羲的話語所動,一味強求,他知道,要像大哥那樣大道盡成,必需有造化玉牒,可是他卻不能對創始無靈出手,在他的內心,還是非常敬重這位大哥,自己之所以有今日之修為,全賴創始元靈冒生命之危使造化玉牒現世。但他卻執著於完美,無造化玉牒,他決定另闢異徑,務求達到自己心中的完美,但此事卻不可對外人說。
而創始元靈以及其他人也均沒察覺蒼蠡的野心。
就這樣又過了無數歲月,那混沌青蓮照樣如此,似乎在歲月的催促下毫無所動。
創始元靈一直觀察著這株青蓮,雖表面並無變化,但他卻可以感覺到,其內孕育的盤古還是在不斷變化著,他等待的只是時機。
又在某一日,兩個生靈前來向創始元靈求道。
與其說是兩個生靈一起來,倒不如說是一個大的生靈帶著一個小的生靈前來。
而他們來的本意卻不是真正為了求道,而是為了躲避那些強大的,嗜殺的生靈。
而那裡,伏羲與蒼蠡正好同在,見有生靈來求道,於是便和創始元靈一起接見。
這一下可把伏羲和蒼蠡給震服。
來求道的那個大生靈乃是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異類,他們都初這生靈的美貌所吸引,視線一碰上便無法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