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微笑可以使孩子感到溫暖,有安全感,經常在母親慈愛笑容中成長的孩子,會變得比其他孩子更加有自信,也就可以同樣以陽光般的笑容和心態面對世界了。
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或是個人情緒而讓孩子看到自己愁眉不展或是煩躁不安的樣子,這樣的表情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不利於他陽光性格的形成。
微笑就是一面鏡子,對孩子微笑,孩子也會給你帶來快樂。微笑是一種紐帶,維繫著母親的關注與關愛,母親與孩子的相互溝通與交流是從微笑開始的。
請不要吝惜你的微笑。
言語
儘管處在嬰兒期的孩子可能還聽不懂你的話,但是當你反覆溫柔地在他耳邊重複一些語言,他會用眼神、動作或是嬰兒“咿咿呀呀”的“語言”和你進行溝通、交流。當父母在抱著孩子走動、喂他吃奶或者換尿布的時候,不妨多和孩子說說話,諸如“寶寶真乖,看看媽媽”之類。當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他會抬起頭很認真地看著你,似乎在專心地聽父母對孩子的傾訴。語言上,在和他說話的時候,要多用一些童話詞彙,如“太陽公公”、“月亮媽媽”等等,這些詞彙易記易念,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有助於孩子接受和領悟。
除了在生活上關心寶寶外,父母也要與寶寶有情感的交往。年輕父母應該知道自己的小寶寶是有一定智慧和能力的,要讓寶寶學會和父母交往,要用親切的語調多和孩子說話。
在他咿呀自語時,媽媽要與其主動交流,當小兒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時,你要用同樣的聲音回答他,以提高他對發音的興趣,並會模仿大人的口型發出不同的聲音。即使母親做家務時也可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與他進行交流,或放一些胎教音樂兒歌之類,讓他在歡樂氣氛中自己咿呀學唱,為以後說話打下基礎。家長還應多逗引小孩兒,多逗小孩兒笑。
要多花時間和孩子說說話。
串門
剛出生的寶寶總是會怕生人,一有陌生面孔出現便會感到不安,甚至大聲啼哭。要使你的寶寶變得大膽起來,做母親的就一定要經常帶上寶寶出去走走,要他去熟悉周圍人的多種面孔,慢慢情況就會好起來,變得不那麼怕生人了。
艾天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喜歡抱上他到處串門,讓他熟悉左鄰右舍的朋友,所以他見到生面孔就不會哭。前面故事部分提到,艾天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不像別的孩子纏著母親不放手,他到了幼兒園門口拿著老師給的球就跑了進去,一點兒也不怕,也不纏人,這正是嬰兒期培養的成果。
一定要讓孩子出門去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環境,特別是到愉快的環境中去,這有利於克服孩子怕生的心理。使孩子早早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環境
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
家庭氣氛、鄰里關係以及與其他孩子的夥伴關係,都會對他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和作用。通常情況下,處理家庭各成員之間、家庭和鄰里之間、孩子夥伴之間的相互關係,母親有更多和更大的決定權。如果母親沒有處理好這幾個方面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1�母親沒有處理好婆媳關係,不和睦,孩子往往無所適從;
2�夫妻關係緊張而不和睦,將直接影響到對孩子的教育;
3�鄰里關係緊張,殃及到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
4�對孩子之間的夥伴選擇不當,也會影響到性格品德的健康發展。
總之,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民主、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多讓孩子感受幸福的氛圍,這才會利於他的發育成長。
適宜的環境,可以成為教育影響的催化劑;不和諧的環境,則會削弱甚至抵消教育的作用與影響。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俗語中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可見環境的作用是很大的,陽光教育是要促成年輕一代自由、和諧、健康的發展,因而需要一個與之相適宜的環境。
創造一種適宜的環境,是成功進行某種教育的必要條件。
領地
父母要給孩子營建屬於他自己的“領地”。
在這片屬於孩子的領地裡,父母應精心佈置它,如牆壁上可懸掛些動物圖片及幼兒活動圖片,或者動植物工藝品。附近擺設的樣式要儘可能小巧別緻,顏色豐富多彩。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體現大自然歡暢、明麗的風格。孩子的床單、被面、枕頭、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