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不錯的地方。”

姬雍的這句話說完,一旁的寧王姬弘昌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有點難堪。

他被封為寧王,寧州相當於就是他的藩封之地,要說誰到寧州任職都督最適合的人自然就是他自己,可姬平盡然當著他的面鼓動姬輕塵,根本就沒有將他放在眼裡嘛。

不過三皇子姬弘昌同樣不是能夠被一兩句話就激怒的魯莽之人,他豈能聽不出姬雍話中的意思,豈能不知道姬雍說這話是出於姬平的授意,便笑著說道,“六弟說的對,要是放在以前,九弟去了寧州這日子可能會過的平坦一點。可現在不同,離國的寧武關的主將木峰已經被調離,新上任的孫宗翰又是蕭太后的人,蕭太后對九弟是恨之入骨,九弟要是到了寧州,兩軍之間恐怕會多有摩擦啊!”

關於姬輕塵跟蕭太后之間的恩怨,因為姬輕塵的回燕而使得大燕朝堂上的百官是人盡皆知。

“離國對我大燕虎視眈眈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數十年兩國之間征戰不斷。而三十年前寧武關又落到了離國的手中,就成了離國懸在我大燕頭上的一柄利劍。要是不奪回寧武關,我們就是晚上睡覺都不敢大意。所以大燕跟離國遲早有一戰,既然這樣還怕什麼跟離國發生點摩擦。離國新君不是已經登基了嗎?還揚言說要一統天下嗎?他要真有這份魄力就再跟我們大燕打一仗,這次我還就不信了,難道他離國有虎豹騎,有鐵浮屠,我大燕的羽林騎就是吃素的,我大燕的蒼狼、銳步、龍驤和黑鷹四支精兵就比不上他離國鐵騎嗎?”八皇子大聲吼道,顯然不滿意三皇子姬弘昌話語中的懦弱表現,再加上他現在已經喝醉了,才敢說出這樣大言不慚的話。

“老八,你說什麼酒話,瞎說什麼四大精兵呢?你只顧著要跟離國一戰,難道就不想想位於我們大燕東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嶺南夷族還需要提防嗎?”三皇子姬弘昌見八皇子敢頂撞自己,就出言吼斥道,“你一個毛頭小子懂個屁的兵法——!”

他是燕帝諸子中除了已經戰死的太子之外是唯一一個領兵作戰過又有軍功的皇子,他這麼一聲吼斥,僥是八皇子再怎麼自視甚高,傲慢自大,見他發怒了就也不敢再出言反駁。

三皇子倒是不再繼續斥責八皇子姬虔,而是很冷靜的分析道,“前一段時間,離國內亂,新君登基國政不穩,本該是我大燕一舉北上收復寧武關的最佳時機。可是父皇沒有這名做,不是說我大燕怕了他離國的虎豹騎和鐵浮屠,而是大燕現在四面受敵,不止有離國一個強敵,東北的戎狄和南方的嶺南兩國也不能小覷。要是當時大燕趁機北上寧武關,戎狄和嶺南肯定不會眼睜睜放棄入侵大燕的這個絕佳機會。因為大燕和離國是當世的兩個強國,不戰則已,只要開戰就不是一兩年的時間,而且都必須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和兵力,自然就顧不上他們了,他們又怎麼會坐失良機呢?”

姬輕塵微微點頭,他非常同意三皇子姬弘昌的分析。大燕不像離國,東方有陰山做屏障,北方和西方是茫茫草原,只有大燕一個強敵。大燕是一個四面受敵的國家,想要跟離國一戰,考慮的因素不單單是兵力和糧草,還要考慮跟周邊諸國的關係。其中,除了離國之外剩下的四國之中西蜀和東荒是大燕的屬國,不像大燕跟北戎跟嶺南有世仇,所以大燕想要跟離國一戰,就不能不考慮北戎跟嶺南兩國的態度。

“大燕想要跟離國一戰,就必須要解決的是戎狄和嶺南,只有徹底的滅了兩個對大燕虎視眈眈的豺狼蠻族,才能跟離國決死一戰。”四皇子姬文開口補充道。即便是他從小學文,又喜歡詩歌辭賦,且善於書法繪畫,文采斐然。可是對於兵事他也很有研究,絕對不是人們眼中的書呆子。

“對!”三皇子姬弘昌肯定說道,“所以父皇準備設立了四都督府之中他最重視肯定是防守大燕和北戎邊境的遼州以及防守大燕跟嶺南邊境的夷州,而絕對不是寧州和西州。因為不滅戎狄和嶺南蠻族何談北上寧武?”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今後的數年時間,離國寧武關守將要是百般挑釁我們大燕寧州軍,恐怕我們也能忍氣吞聲,因為父皇不想大燕跟離國在短時間內再起戰端。”姬平嘆息一聲說道。

“恩!”諸皇子不由的點頭。

只有姬輕塵神情一震,因為眾人這樣一番閒談讓他吃驚非小。當初在寧州的時候,他跟顧棋在談到四都督府時,顧棋都沒有想到在今後的數年之中,燕帝會對自己設立的四都督府劃分側重點,會將心思放在放在遼州和夷州,顧棋讓他去遼州原因只是因為遼州都督府管轄的地方大,都督掌軍數量龐大,權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