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提前先說了,想必是成妃去求了。便點了點頭,“七阿哥德行出眾。”
“安親王嶽樂也上了摺子。。。朕也不好太拂了他的意願。便想著將郭絡羅氏的格格許給老八或者老九。”康熙斟酌了一下,道:“還有董鄂七十的女兒,規矩十分不錯,所以。。。”
溫皙挑了挑眉頭,“所以就只能讓十阿哥娶蒙古福晉了?”也無怪乎康熙這麼決定。誰叫十阿哥最草包、最吃貨呢?
康熙略一點頭,“你改日叫了老十。跟他通通氣,朕日後自會補償他。”
“十阿哥對這事兒不上心,想必也是不在乎娶個蒙古福晉。”溫皙款款道,對他而言,估計有得吃喝玩樂就成了。
康熙露出一絲笑容,“老十雖然文不成武不就。性子還是不錯的。不過也不能委屈了他,到時候看著給他挑兩個侍妾。老十最小,他的婚事最少得籌備一年。”
又挑侍妾?溫皙聳了聳肩,未來的十福晉,你可別怪我。要怪就怪你公公,這可是他乾的好事兒!
沒過多久,康熙便下旨,賜承恩公麟格之女鈕祜祿氏為七阿哥嫡福晉,於康熙三十五年臘月初九完婚;賜安親王嶽樂外孫女郭絡羅氏為八阿哥嫡福晉,於明年四月完婚;賜都統董鄂七十之女董鄂氏為九阿哥嫡福晉,於明年七月完婚;賜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巴亥博爾濟吉特氏為十阿哥嫡福晉,於明年十月完婚。一連四道旨意降下,一切便塵埃落定了。
宛婧和郭絡羅榴華的出身自是不必說,一個是承恩公嫡女、現任承恩公的侄女,一個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而這個董鄂氏出身也是極好的,其父董鄂七十與三福晉的阿瑪董鄂彭春是堂兄弟,官居從一品武職,又是在此次征戰葛爾丹中頗有功勳的。只是太后不怎麼喜歡,許是當年董鄂妃給她太多的屈辱,太后對三福晉淡淡的,對這位未來的九福晉只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太后這回可悶悶不樂了,她的那個侄孫女,科爾沁二等公之女蘇日娜許給了康親王傑書第四子巴爾圖,這個巴爾圖雖然是康親王嫡子,卻非嫡長子,因而不是世子,如今也只得了個輔國公的爵位,叫太后頗為失望,她老人家原本還打算把這個侄孫女許給哪個孫子呢。只可惜,康熙都不跟她老人家知會一聲,就直接下旨了,太后也無力迴天,只好自己安慰著好歹是親王之子呢,康親王的嫡長子病怏怏的,或許巴爾圖有機會承爵呢。
太后一想到許給自己孫子的是阿巴亥部的,便十分不悅。別看都是姓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部和阿巴亥部可是多有不合,當初在太宗的汗宮裡,科爾沁的女人和阿巴亥女人可是針鋒相對的敵手,在順治朝,也有阿巴亥部臺吉之女的端順妃和太后多有不睦,故而無論是當年的孝莊還是今日的孝惠太后都和阿巴亥的女人不對頭。一下子要多了兩個不順眼的孫媳婦,太后自然心情不悅。
故而,嬪妃去慈寧宮請安,每每能看到以後板著個臉,也沒了平日裡的和藹。故而也沒人敢胡亂插話了。
許久太后才悠悠然開口道:“哀家瞅著,皇帝一下子給四個阿哥都賜了婚,也就胤祐的那個還像樣。”
惠妃、宜妃頓時尷尬地垂下頭,惠妃自然也對郭絡羅榴華不是很滿意,但是聖旨都下了也無可奈何,反正不是她的親生兒子。
最難堪的當屬宜妃了,她未來兒媳婦董鄂氏,卻是很對她的眼,家世好,模樣也好,無奈太后不喜歡董鄂氏的女人,連帶著也不喜歡她的兒媳婦了,看太后對三福晉的態度便知道對未來九福晉不會好了。最讓宜妃沒臉的就是郭絡羅榴華了,那可是她的本家侄女,太后只說鈕祜祿宛婧還像樣,可不是在說郭絡羅榴華不像樣嗎?
溫皙只笑語道:“是太后您老人家眼界高!”
太后哀哀嘆了一口氣,“哀家總是覺得,委屈了自己孫兒!董鄂氏一族功勳卓著,能出一個皇子福晉也算是極大的抬舉了,皇帝給他們的抬舉未免太多了點!”
溫皙訝然,董鄂氏出了兩位能征善戰的都統呢?只是涉及前朝,太后她老人家嘀咕兩句就罷了,嬪妃們可是不敢多言的。
宣嬪急忙軟語輕聲道:“太后接下來就要連著喝四位孫媳婦的茶了,趕明就又要抱重孫兒了,可不是大喜事兒嗎?”
宣嬪都如此說,太后的臉色也略微和緩了些許,笑道:“下一回選秀,就該輪到胤裪和胤祥了!”說的是定嬪萬琉哈氏所出的十二阿哥,和敏貴人章佳氏所出卻為宣嬪親自撫養的十三阿哥胤祥,一個生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個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一二歲了,的確三年後就都該娶福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