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受大人唆使,還是想借陳巖虎的餘威捧輔,立得字號。
但無論哪一種,絕非真心請益。想必是那鐵胳膊李盾門生,正好也想認識他一下。
所以陳巖虎也做好了打算,客氣地試探一下也就是了,如果確實有能耐,就捧他一捧,新人不易。如果水平差勁,不然提早把他攔下來,免得傷在外人之手。
出了村鎮,就不是個人的榮辱了,代表的是整個師門。
陳巖虎雖然不苟言笑,但卻也是宅心仁厚,樂於助人。
………【第十三章 水負行舟一毛輕】………
第十三章水負行舟一毛輕
陳巖虎提著衣襟就往下走,被一個自稱同門的後生就給攔住了,說是請賜教一二。
這要平時在場子上,或者朋友處,都很容易理解。現在站在擂臺上,多少有點特殊。
陳巖虎就勢一轉身,左手依然提著大襟沒有放,一拽,將右步探出來,右手隨著腰胯一轉,推碾翻轉而出,定了一個懶扎衣的式子。
那後生面似文弱卻目含光芒,一副胸有成足之色,左腿鋪地而出,身子起時兩腿一交,換右步劃弧而開,也探出一掌,二人就搭了手。
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這兩步鋪地而行的動作,雖然是隨意而走,沒按套路,但就其功架,陳巖虎已經看出他是哪裡人了。
確實有兩下子,好俊的功夫,沒有三五年苦練根本拿不出來,看這年歲定也是自小耳濡目染,名門之後,後生可畏啊。
這就類似行禮抱拳,雖沒開口,卻也報了門戶。陳巖虎跟他搭上手,感覺這後生走得極輕,如同羽毛一般,見之有物,卻空虛無力。
二人就正規走了個單推打輪。陳巖虎並不大意,陳巖虎這人行走江湖,過於柔弱慈悲,不是一把好手,但鑽研武學,傳承技法,卻能做到不恥求問,不計功名,繼而精深。實際他才是那擂擅於比試之人。
所以陳巖虎並沒有因為這人年輕而掉以輕心,或者感覺難辦,學無先後,達者為師,他是以一種求教的態度卻感受對方的技法。
實際這就晚了一步先機,又放了一步後手。
陳巖虎稍稍加勁,但留有八分餘地,那人依然空若無物。這是很危險的,手是兩扇門,此人大門可算形同虛設,打可不必周旋,只管單刀直入就好了。
一個後生,不信他達到了驚變的境界。就現在這個推法,簡直就是陳巖虎引著那人初學找圈,隨便一停手,對方就算丟了。
想著陳巖虎套路性的繼續擰腰換胯,以身帶手,身動不停,手隨其後,手勁未到,襠腰已換,一道道弧圈就在各節之間貫穿環繞,一動無有不動,周身纏絲螺旋。如此執行起來周身氣血流暢,觸覺敏感,遇力而立變。雖然混混沌沌,實則八面支撐,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極柔而極剛,先人一步心思,快人一步感應,不給人以定勢,而料敵如指掌,如此雖為後,而判斷準確,便能先至而制敵。
要說這個青年如此空洞飄渺,除非他的功夫在自己之上,感觸比自己清晰,反應比自己不然他的空就不是空而不空,而是真空。
陳巖虎不信這個邪,按套路旋身回臂,轉避,換出,那人的胳膊雖然跟來,卻為沾實,可以說耗無掤勁撐頂。
太極拳講究不丟不頂,始終以掤為根基,為起手。實際力頂而不出尖,不給人以借力打機會就是掤,
此為護盾。
掤勁拳譜上講:如水負行舟先實丹田氣,次要頂頭懸,全體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有千斤重,飄浮亦不難。
所謂用意不用力,並非是幻想心想事成,而是在一個階段讓人體驗這一微妙,若即若離而始終含掤,不給人以機會,用力則怕過頭,過頭則為破綻。
而化勁時,也非有此膨脹之感就能無所不能,而也是借敵鋒芒,利用其出尖之機,或引或撥,牽動四兩而動其根基。在控制敵人重心的情況下,使其坐以待斃,任人處置。
但這也就是一瞬間的空檔,而且要求極高。所以太極拳不是個簡單活兒,需要下大功夫,不然只用拳架技術硬上,還是門外之法,不算太極,因為有話叫太極十年不出門。
不是說不到十年不能打,而是說要追求太極境界,需要下大功夫,不然依然落入俗套。
顯然這小夥子沒有掤勁,沒有掤勁自然也不須引他出鋒芒,陳巖虎再出手的時間,就沒有再按套路來,而是硬逆著來路返回,身子一催進,那手反旋而出壓住著小夥子的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