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開在人手不多的情況下,只能這麼人盡其力。

“卑職領命,只不過。。敢問一聲,制臺大人需要多少天籌劃此事?”看來,李平書很快就進入了這個角色。

葉開道:“儘快”,想了想,又說:“半個月可否?”

李平書道:“卑職盡力”

葉開點點頭,他雖然是發號施令的人,但和這三位商界人士比起來,算是外行人,所以外行人管內行人,自然急不得。

會議結束後,三人的分工也有了大致方向,蔡乃煌主要負責新區的前期建設工作,李平書主管招商引資,而周金箴仍舊負責貨幣改革的具體事宜,因為前兩人另有其用的緣故,舊幣回收的重擔落到了他一個人的肩上。

想想也算是分工明確。

。。。。

第三天,葉開以兩江總督的名義,正式宣佈新區籌備的訊息,與此同時,向社會公眾印發了《浦東新區招商引資暫行條例》

《條例》給予落戶商家極為優厚的條件,主要面向所有華商,而此前獨霸上海的外國資本卻被擋在了門外,如果想要分一杯羹,除非一個辦法,中外合資,且比例不得高於49%。

八天後,招商局在原上海道臺衙門掛牌成立,正式受理招商引資的註冊和談判,《辦事章程》在同一天公佈。

而此前小心翼翼進行的貨幣改革終於邁開了大步,銀商聯合會規定,新的銀龍幣匯率為:一兩關平銀兌換一百元。

一時間上海灘再度掀起了一場實業風暴。(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

(第二更)

慶王府,後花園。

奕劻穿著一身便服漫步其中,前段日子發生了那麼多大事,裡裡外外,忙的他焦頭爛額,而現在,難得如此清閒。

好在一切都以安然無恙,眼下,洋人兵也撤了,梁啟超一夥人也散了,民眾的呼聲也因為《中英密約》而逐漸消散,所有的威脅都在遠離,深陷荊棘叢中整整二十天,他到底還是躲過了一劫,一如丁酉年間事。

不過,即便這樣,他仍舊殫精竭慮,畢竟年逾七旬,身體遠不如從前,抓緊時間調理身心,倒也在情理之中。

在他的身旁,還跟著了兩位小輩,一位是他的長子載振,而另一位是京城人稱“大公子”的袁克定。

“阿瑪,英法的軍艦日前到達了威海衛,休整幾日,會和大清的水師進行操練,大致過個十天半個月,就會撤離。”載振說道,這幾天奕…劻都在府邸裡調養,大事小事都由其子載振親自彙報。

“沒出什麼亂子吧?”奕…劻問。

“大的亂子到沒出,只是。。山東巡撫孫寶琦發電報,說德國人派了幾艘艦船到渤海灣,應該是監視中英兩國的操演。”

“德國人,嗯。。。”

奕…劻吸了一口氣,流露出了左右為難的表情,中英走到一起,到底還是惹了德國人啊,就在幾天前,梁敦彥彙報,德國公使幾次照會外務部,詢問外界流傳的中英密約有無,雖然梁敦彥極力搪塞,回答儘量婉轉一些,但實際上已經預設了它的存在,對此,英國人倒是樂開了花,英德兩國分歧由來已久,任何一方吃癟走會讓對方大感喜悅,而《密約》意外洩露,也是他們樂意看到的。

“不管他了。。。”奕…劻擺了擺手,把這些煩心事拋到腦後。

見奕…劻心情沉悶,袁克定見縫插針的說道:“家父給王爺發來了訊息,海上旅途一切順利,教王爺不用掛念。”

“哦?”奕…劻果然喜上眉梢,問道:“袁項城幾時到?”

“再有兩個月。”

“兩個月?”奕…劻驚咦了一聲,皺著眉頭道:“你上次不是說已過好望角,算算最多一個月,怎麼越跑越遠了?”

“本來是這樣,只不過。。。家父中間臨時改變了行程,要在河內港停靠,怕要再耽擱一段日子。”袁克定回答。

“這個袁項城,出了個洋怎麼越發謹慎了,賢侄,我可是盼他盼的緊啊。”奕…劻捂著鬍鬚說道。

“王爺的殷切之情,家父自然曉得,只是。。嗐,家父自己也說了,越老越不重用,在海上漂泊的時間長了,這骨頭就痠痛不止,每到一地非得上岸休息一段時間不可,不過,王爺放心,家父雖然走得慢些,但無時無刻不在為王爺謀劃著,在船上這段日子,家父定然為王爺想好了分憂解難的錦囊計。”

“錦囊計?你倒說說,袁項城謀劃的什麼錦囊計?”奕…劻饒有興致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