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神寧,靈魂脫離了身體的桎梏,試著與天地接觸。
正是所謂的“天人合一”。
有違自然科學,卻是修行之人道德與心性的一種錘鍊模式。
霍克對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向來沒有太多的研究,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宗教信仰。可是眼下身處的世界裡,一切都有違正常的自然科學理論,很多事情都無法以常理解釋。
所以他只能夠用精神催眠的方式暗示自己,“就這樣去做,既然其他人可以成功,為什麼你不行?”
如果說擁有前世的記憶和經驗是對他今時最大的依仗和力量,那在魔法領域的範疇內,顯然卻成了他最大的障礙。
霍克承認,這是一種看不見的精神壁壘。
試管,顯微鏡,以及各種精密儀器是無法幫助他達到“冥想”的目的,所以他只能以這個世界上方式來解決這些難題……
%%%%%%%%%%%%%%%%%%%%%%
正如他想的一樣。
在魔法的世界裡大自然中的魔法元素並不是單一的,所有的元素混雜在一起,彼此排斥,彼此吸引,就好像磁鐵的兩極,甚至是“多極”。當然,僅是以人的肉眼是無法觀察到的。
按照巫師們的理論體系中的敘述,火焰、風暴、水流、大地,乃至於生命和光明,死亡和黑暗,都是以“元素”和“能量”的形式存在。
就好似“原子”、“分子”和人體中的“細胞”和“染色體”。
是這個世界最小的單位,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基石”!
而且除此之外,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連線著外面的世界,與自己的身體。
巫師們說:“當兩者彼此獨立,那麼他就是人。而兩者彼此聯絡,那麼他就是巫師。”
“冥想”就是“聯絡”的手段。
霍克的努力不能說沒有收穫,他同樣的感覺到了屬於他的“世界”。只是這個“世界”還不是完全屬於他。
為什麼會這樣說?
霍克能夠感覺到自己此時的“世界”力量還很薄弱,特別是其中的那一點“靈魂的火種”,就好似即將初燃的燭火一樣,飄搖不定。
這是很奇妙的感覺,只要閉上眼睛,平心靜氣,忘記一切,你就可以感覺到“他”的存在。
能夠感受到自己靈魂的呼吸,如此之近,又是如此遙遠。
好像是另外一個自己。
這種神奇的感覺很容易讓人著迷,甚至是上癮。
在自己精神所構建的世界裡,靈魂的力量佔據著主導地位,控制著身體內的一切,不同於生物科學中的神經系統,而是一種以能量形式存在的新組織。
和魔法一樣,龐大而且神秘。
“靈魂之火”寄居在他精神深處的中央,那裡有一張孤零零的桌子,而“他”就在上面的燭臺上,嘶嘶燃燒。
周圍黑漆漆,空蕩蕩,仿若一座孤島。
無數面光滑純淨的鏡子,圍在“靈魂之火”散的光芒範圍之外。
霍克覺得他看到的或許就是他自己精神潛意識組建出來的,並不是真實存在。
不過他並不想打破這個世界的形象,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破壞了這種變化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不良反應。
在接觸這個“世界”真實面目之前,保守是最好的研究方法,貪功冒進那只有菜鳥新人才會去做。
用他自己的話說,老手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靈魂之火是淡淡的硃紅色,仿若剛點燃的蠟燭,象徵著他的生機存在並剛剛起步。
周圍的魔法元素總是在“他”周圍徘徊,但是卻不親近,所以這火焰所燃燒的材料,赫然就是霍克本身。
每次當霍克“走進”這裡的時候,就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把他推出去,讓他無法接近那張孤零零的桌子。
這一次他在桌子旁呆的時間長了很多,雖然感覺到那股力量的存在,但最起碼排斥感沒有那樣強烈了。
“終於有了一點進展。”霍克欣喜的想到。
霍克心想,巫師們之所以強大,那是因為他們的靈魂消耗的是自然界的元素能量,而不是自己的。同樣,避免了自身的消耗,也等於是間接的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而所謂的能量,也代表了自身的生命機能。當人的生命結束時,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油盡燈枯”。
從這一點上看來,這個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