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被投獻計程車紳暫時免於處罰,這是王鼎為了緩解和南京各部官員的關係作出的妥協。
文書證據不完整的,則是根據實際投獻雙方提供的資料,進行分配。
雖然這給了地方官吏,一定操作空間,但是暫時只能這樣了,其他只能等到未來王鼎新的司法體系建立起來再說。
但是這些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廣大士紳的利益,屬於官府加重了士紳的稅收,減輕了老百姓稅負。是殺富濟貧的行為。
於是一些官員士紳開始鼓動那些秀才舉人帶著家僕佃戶上街遊行大規模抗議。
不過有了齊庶人的前車之鑑,所有人都不敢做的太過。
這些士紳秀才舉人的佃戶以前交給他們的租稅只有國家正常稅負的一半,佃戶得利,士紳也得到利益,還能收穫個好名聲。
結果就是官府的稅收只能從其他沒有功名的老百姓身上收取。導致普通百姓稅負過高。
秀才舉人們並不覺得這是國家對他們的恩典,反而認為這是他們辛辛苦苦考上功名的回報。
王鼎也沒對他們客氣直接對這些秀才舉人派兵抓捕,也沒用刑拷打幕後主謀,其實王鼎都已經大概知道了是哪些人。但是南京官員這麼多,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他們還沒有正面站出來,王鼎就裝作不知道,讓政府可以常規運轉下去。
所以王鼎乾脆不問,佃戶送南洋開荒,士子們直接送倭國,膽敢武力反抗的直接開槍就地處決。
這件事情後來越鬧越大,王鼎抓捕士子,算是犯了整個南直隸官紳的眾怒,甚至還有全國其他地方士子前來支援他們,王鼎對所有來南京計程車子都非常尊重,來到南京鬧事的,不論秀才舉人,一律賜給了教諭的官身,就是就職地點遠了一點,都在馬尼拉,蘇祿,安南,占城,馬六甲各地。甚至安排了幾個人去暹羅。
但是王鼎也知道隨著農業稅的降低,也會讓地主們的收益增加,會導致更嚴重的土地兼併。
但是現在大明的管理體系還是非常粗糙,根本無法完成精細的土地分級收稅管理,王鼎準備參照日後的所得稅模式,對土地稅進行累進稅制,對於擁有萬畝以上的大地主,王鼎考慮把所得稅提高到總產量的八到九成。
南直隸情況基本穩定以後,王鼎從北京調來原來榆林知府李哲言,李方正父子帶一千親軍南下主持南直隸日常工作。
這時候遠征鹿兒島的王英已經傳信來了,島津家的鹿兒島城已經投降,現在他正在北上,為了把九州人民從幕府的殘暴統治下解救出來而努力奮鬥。
這些南京所有官員,正好有著完整的六部體系,也有著大區域管理經營,
王鼎準備帶著他們一起遠征倭國,帶著李成梁和南京兵部尚書戴才等人去京畿地區溜達溜達,看看能不能把倭國的東京都變成大明的東京城,在那裡建立大明統治新秩序。
另外也可以看看王英他們乾的怎麼樣了,如果京畿地區比較難打,不行就先佔領九州島,先在那裡全面建立起大明的統治,作為進攻倭國本島的基地。
實際上在原南京禮部尚書,現在的九州督師王英和魏國公徐弘基帶著一萬人,坐船離開長江口的時候,不管是王英還是徐弘基都是淚如雨下。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回到南京。
這一萬人其中五千是南京的守軍,另外五千是王鼎從他們十文一天的民夫之中挑選的健壯之輩,既然做了俘虜,就一起安排去了倭國。
實際上王英徐弘基等人的後續行程非常順利,王鼎早就讓沈有容在倭國俘虜中挑出了十幾個倭國領航員。而且這次去倭國船隻,除了施德政沈有容和張大可的所有戰船,還包有十二艘改裝了二十四門大炮的馬尼拉大帆船和韋麻郎的三艘荷蘭戰船。
長隆號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航行,最近發動機有點故障,沈安安趙大強正在組織維修,如果實在修不好,可能就得弄回後世修理。
實際上當一百多艘戰船突然出現在鹿兒島城的外海的時候,島津義弘和島津忠恆父子都嚇了一跳。
島津家的實力強不強呢?肯定是很強大的,畢竟是一個年奉六十萬石的大名。
戰鬥力強不強呢?也是很強大的,島津家現在總兵力大約在三萬左右。
1573年,島津家在和大友家在爭奪九州話事人的耳川之戰中,3萬人的島津軍,一舉擊敗了來犯的5萬人的大友軍,殲敵4000餘人,此後大友家只能龜縮在豐後地區。拱手讓出了九州島老大的位置。
關原之戰的時候,當時加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