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證物屋傳了過來。幾人分工合作,開始對李耿一案的相關材料進行研究起來。
~~~~~~~~~~~~~~~~~~~~~~~~~~~~~~~~~~~~~~~~~~~~~~~~~~~~~
罓
第二十二章 原告變被告
寒曉對著那一堆零碎的玉石,一塊一塊地拿起來細細端詳。
看那雕工,的確稱得上是精緻細膩,紋路分明,脈絡清楚,單就手工而言,每一件玉石都可稱得上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但這些玉石都是一些下等的玉石,玉質混濁,無光澤,無內潤,用前世的專業術語來說,都是一些C貨,屬於那種滿大街都可以買得到的普普通通的裝飾品。
翻來覆去的一個一個地看著,因為實在是太過細碎了,他一下子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妥來。
那楊雲與李直是負責檢視卷宗的,兩人都十分認真地一點一點翻閱,生怕漏了哪一節而與有用的線索失之交臂。
突然,寒曉被一塊小玉石上的一點極淡的、用肉眼難以看得出來的汙漬所吸引,心中一動,將那小玉石拿到光亮處對著光仔細的觀察,發現果然是一點點不屬於這玉石的汙漬。
他用小刀將那汙漬輕輕地刮到一塊白布之上,刮時發現那汙漬極為沾粘,拿在鼻子下面仔細一聞,還有一股微微刺鼻的異味,這顯然是一種極為高階的貼粘膠水,這種東西在他現在所在的這個世界是少有的,應是一種泊來品,也就是說並非是京國生產的東西,而是從外面傳進來的,這種膠水類似於現世中我們常見的那種強力膠水,在現世中很普遍、很普通,但在京國卻是一種極為罕有的東西,可以說知道的人極少,會用的人更少。
寒曉眼中露出了一種恍然大悟的眼神,將那塊小碎玉石放下,又在那堆碎玉中繼續找尋,果不其然,又給他找出了四五塊粘了那種膠水的碎玉,至此,他心裡已有了底了,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而那邊正在研究案件卷宗的楊雲也突然有了一些發現,他迷惑地對著寒曉著:“老大你看,這個麥家管家與那麥家主人的供述有些出入。”
寒曉“哦”了一聲,他這邊等於已經是大有收穫了,差的只是一些佐證了。此時見楊雲也有了發現,心裡也是很高興,忙湊過去看。
楊雲指著那份麥家管家麥仁義的口供道:“這裡寫著麥仁義說道‘老爺發現了那玉雕盤的極品和田玉變成了普通的下等玉石,心中氣極,拿著那玉雕的手一鬆,玉雕盤掉到地上摔碎了’。”
接著楊雲又拿過另一份口供,道:“你再看這份,這麥家主人是這樣說的‘我發現了那玉雕盤的玉石不是我那原來的極品和田玉,心裡極為震驚,手一鬆,也沒有接,麥管家未拿穩,玉雕盤掉地上摔碎了’。”
“顯然這兩人的供述是不同的,麥管家說的是麥家主人打碎的玉盤,而麥家主人說的是他沒有接過那麥仁義遞過的玉雕盤,而是麥仁義沒有拿穩而掉下摔碎的,顯然兩者不相符,有很大的出入。”楊雲興奮的說著,顯是有所發現高興所致。
寒曉見他那興奮的樣子,遂問道:“那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楊雲興奮的道:“這說明這兩人其中有一個在說謊。”
寒曉有意要看一看他的推斷能力,遂繼續問道:“那你認為是誰在說謊呢?”
楊雲說道:“若我所料不錯,說謊的應該是那麥仁義。”
寒曉問道:“為什麼不能是麥家主人呢?”
楊雲眼裡閃著光,緩緩道:“從整個過程來看,這麥家主人只是在這麥仁義將玉雕盤交給他時他才第一次看到已雕好的玉盤,整個過程中能夠接觸這玉雕盤的只有這麥仁義,也只有他才有機會動這極品玉雕盤的主意。”
“如若是這麥家主人要打這偷龍轉鳳的主意,則這麥仁義定然也要扯進來,如此,則兩個都為知情人,那兩人的口供定然要相一致,斷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兩人口供不相符的情況。”
“所以可以排除這麥家主人說謊的可能性。既然麥家主人沒有說謊,那出現這不相符的情況的可能性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這麥仁義在說謊。”
寒曉微笑著輕輕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這麥仁義為什麼要說謊呢?”
楊雲看了看寒曉那帶有一點奸詐的笑容,猛的醒悟過來,大叫道:“哇靠,老大,原來你是在陰我呀!你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的,還假裝在這裡考我,老大,你也太奸詐了吧?”
寒曉“嘿嘿”一笑,裝著無悻的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