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但商場上免不了爾詐我虞,就算是親人也沒面子給,雖然江陵還沒有發生這樣的事,但不發生不代表沒有?
“老爺,都一樣。”大掌櫃搖頭道:“不少平頭百姓,平日只是一斤半兩的買,現在也變得大方起來,都是大斗的要。”
舒倫疑惑道:“這買糧食的都是什麼人呢?”
大掌櫃沉思了片刻,道:“老爺,多是一些進城的僱工,一些老熟客反而不著急。”
“那就更不應該了。”舒倫總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但要說出一個理由,又是沒有頭緒。這些進城的僱工往日一分錢都要瓣開兩半用,現在怎麼變得如此大方?
“那有沒有問他們為何買這麼多糧食?”舒倫好奇問道。
大掌櫃點頭,道:“問了,但都沒有一個說實話,不是說家裡來了人,就是說店裡發了錢,有些更加離譜,說喜歡吃咱們舒家的大米飯。”
“那混小子也不想想,咱舒家的大米飯就他一個吃粗糧的人能吃得起的嗎?”
“還有多長時間,新糧就可以交上來了?”舒倫問道,他心中已隱約有了一些想法,只是還不是很成熟。
“半個月。”大掌櫃點頭道:“往年都差不多一個時間。”
“那現在舊糧還剩下多少?”舒倫琢磨了一會,問道。
大掌櫃屈指算了一下,才道:“去年荊湖大豐收,剩餘的糧食頗多,雖有朱汜孫將軍出征,徵收了不少舊糧,但還可以支援兩三個月。”
“即使像現在大規模賣出,也可以支援到夏糧上市。”
舒倫沉思了片刻, 突然說道:“明天你跟我一起出城,到田莊裡看一下。”
“老爺。”大掌櫃有點擔心,道:“地裡路不好走,老爺就不用去了吧?小的去就行了。”
“不是信不過你。”舒倫笑了笑,道:“老夫都這麼多年沒出城了,出外走走看看也好,再過幾年就走不動了,連家裡的地也認不出來了。”
大掌櫃這才沒話可說,約定了明日的時間,才告辭而去。
舒倫確是多年不出城了,一來城內有他所需要的一切東西,二來有大掌櫃幫他打理一切,盡心盡力從來沒有欺詐,他所做而且僅需要做的一切,僅是吟詩作對、研究學問。
也就是做學問,做學問是一件耐得住寂寞和耗得起時間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特別是在古代,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能保證填飽肚子,你拿什麼去做學問。
古代供書教學,不是一家人的事情,往往是一族人的事情,因為多一個人上學,就意味著少一個人耕種,更意味著需要一個人甚至兩個,三個人養活他。
最後,學費、上考的路費這都是一筆超大的開支,沒有一族人、一村人的幫忙,誰也出不了這筆錢,當然排除了大地主大士紳。
所以很多考中秀才的學子,當上官員的秀才,都會提拔、攜帶自己的家人、族人和親人就是這個道理,他們強調的是不能忘恩負義,這些曾經讓他們讀書的就是他們的恩人,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環境造成。
次日,舒倫起了一個大早,隨意喝了點稀飯,幸好大掌櫃也不遲,等他準備妥帖,大掌櫃已經在偏房等了一會。
話說大掌櫃回到家後,把這事給婆娘合計一番,婆娘擔心道:“他爹,你當舒家的大掌櫃也將近三十年時間了吧?往日舒老爺對你的事可是不聞不問,現在多賺了錢,怎麼就關心起來。”
“唉,我又怎麼知道。”大掌櫃頭都痛了:“本以為這是一個好訊息,想不到卻讓老爺起了疑心,希望這不是老爺的疑心。”
“對了,最近賣糧食的人多,孩子他娘,你知道怎麼回事嗎?”大掌櫃有點疾病亂投醫的感覺,見到人就問。
大掌櫃的婆娘,也是目不識丁,不過她屬於遊手好閒的那種八卦人士,倒聽到一些訊息:“他爹,前幾天奴家和鄰里三叔的婆姨去了聽書,好像聽到老神仙說起這麼一件事,也不知道是中還是不中。”
大掌櫃等了半天也不見婆娘說話,他還不知道自己婆娘的脾氣,討好道:“他娘,你就說一下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婆娘這才滿意道:“老神仙說均州小報登出訊息,說什麼殺神張大人命令均州、房州兩地的糧食收購價不得低於三兩,低於三兩收購糧食,就是犯了官府的法,任何人都有權利到戶曹去舉報,然後說什麼舉報還有獎勵。”
“他爹,你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世上怎麼會有官府還管糧食的事?而且還不讓別人低價收購糧食,這樣的官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