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象山大學修好,你相公還可以申領房子,如果不夠住,還可以申請兩座。”
“這世道還有這樣的好事?相公小心點為好,別讓人給騙了?”於娘子有點擔心,她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少出門,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總是在別人的傳言中。
“呵呵,傻擔心。”於石笑了笑,道:“你相公能有什麼好騙的?娘子放心,這裡跟蘭溪不一樣,今日的葛娘子,你覺得葛娘子怎樣?”
“奴家、奴家比不過她。”於娘子不知道於石怎麼說起另外一個女子,心中有幾分擔憂,若相公真要開口取妾,自己是答應好,還是不答應好呢?
“葛娘子是葛氏裁縫店的掌櫃,在均州、江陵開了兩家分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於石認真說道:“相公只想告訴娘子,這江陵和蘭溪,完全不一樣,只要你有本領,你可以去做任何事,張大人都會支援你。”
“至於天兒和甜兒,江陵求學都不用錢了,書院還包食宿,娘子還擔憂什麼呢?”
“真的嗎?於娘子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於石擺在咯吱窩下的手往上移了移,認真的點了點頭道:“嗯,真的。”。。。
全文字無錯txt手打,【。。】==
第三十四章締造江陵(15)
( )第三十四章締造江陵(15)
“先生,據《漢書?藝文志》言經二傳十。可見自從魏晉諸儒文言入經,而《易》非古,註疏傳誦者苟且因循以至今。呂祖謙呂公透過精心考證,將《易》恢復其舊。而後朱子沿用呂本,但對於書中文字闕衍謬誤,沒有來得及全面訂正。”
吳澄偷偷看了一眼程紹開,見他沒有反應,低聲說道:“弟子欲重加修訂,以呂公古易本**,每卦先列卦變主交,每交先列變交,次列象佔。十翼也各分章數,其訓解各附句下,音釋考證於經則附於每卦之末,於傳則附於每章之末。”
吳澄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說完,終於鬆了一口氣,雖說他非常有主見,但程紹開畢竟是他的授業老師,而呂祖謙、朱熹畢竟是他的先輩,《易》又是自古以來最為天下學子關注的一本著作,自己還不到而惑之年而欲重新修訂《易》,不知先生會不會說自己自不量力。
程紹開撫掌道:“以幼清之學,早應該重新修訂《易》,以為師之意,不僅《易》,甚至《尚書》、《書》、《詩》、《春秋》、《禮儀》都應該重修修訂及註解。”
“老夫縱觀大宋,非老夫狂言,此事亦只有幼清能做到。”
“先生過獎了,”吳澄有些高興,詢問道:“世人多疑古文《尚書》為偽書,弟子曾計劃以今文《尚書》為藍本,取其中二十五篇自成卷帙,以區別於古文《尚書》;又將原書各篇開頭的小序合併在一起,放在全書後一部分;至於孔安國孔公的一篇序文,也附錄書末。”
“先生以為如何?”
“老夫對此書研究不大,不過幼清要記住一點,無論今文如何修訂,皆要合乎古義,這才是正道,這才是其可取之處。”
“多謝先生指點。”吳澄謙虛拱手。
老爹吳樞也忍不住好奇問道:“幼清莫不是對《詩》也有修訂的想法?”
吳澄點了點頭,道:“父親大人,幼清正有此意,自漢代以來,解說《詩》皆以《詩序》為本。尤其以毛公將《詩序》分置於各篇開頭為甚,使後世讀書人往往侷限於只從序中去探索詩之大旨。”
“確實如此,”父親吳樞點頭,道:“朱子亦深斥其失而索性去掉序文,莫非幼清而另有打算?”
“其實亦非需要多大改動,”吳澄倒有幾分不好意思:“幼清計劃按照朱子所定,刪掉各篇開頭之序,以避免其混淆於《詩》正文,使之以詩求詩,而不為序文所惑。至於詩篇次第,亦酌情加以調整,使其編排更為合理便可。”
“嗯,如此一來,倒也算是幼清的一件功勞。”
“至於《春秋》,幼清亦有打算。”看來吳澄是早已有準備,隱居的他並不是整日吟詩作對:“漢儒對於《春秋》三傳,專門守殘護缺,不能貫穿異同而有所去取;唐代啖助、趙匡、陸淳三位先賢始能信經駁傳,多得其本義,但仍有若干失當之處。”
吳澄慷慨說道:“為此,幼清打算將《春秋》再加審訂,編為七綱八十一目,解說以左氏為主,兼採諸家傳注,而參之以己見,旨在使學子知道《春秋》史筆有一定之法,相信**無不通之例,從而避免望文生義,誤解聖賢之言。”
程紹開和吳樞相視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