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數50的顯微鏡。”

從10到50當然是個顯著的進步,但程晉州記得很清楚,列文虎克當年的顯微鏡,至少是200倍以上的放大倍數,而以金喜加工鏡片的方式,他要提高水平可是非常艱難的——在程晉州看來,也只有進入了微生物的時代,曹豐等人的研究才算是有了價值。

聳聳肩,程晉州隨口問道:“那些玻璃多少錢?”

“每塊120兩銀子。”

程晉州乍舌不以,120兩銀子,能買2個小姑娘順便再養10年了。

“那些是透明玻璃,不是彩色玻璃,而且是最好的透明玻璃。”曹豐哼了兩聲道:“比水晶還貴,但按照你說的,我們也要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將放大倍數再提高一點。”

程晉州拍拍腦門不說什麼,研究員在面對自己的課題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偏執的。或許是因為研究的過程太過於枯燥,以至於他們會自覺與不自覺的放大自己的價值——就像所有人做的那樣——很多對於普通人,或者科學本身來說並不起眼的進步,往往被他們珍之重之,說起來很殘酷,但個人的價值往往都是有限的……

放大鏡從50倍到60倍的進步,就是沒有價值的,更別說是透過材料維繫的進步,無論曹豐對此有什麼期許都無濟於事。在程晉州看來,這就好像是DVD碟片的儲存能力又提高了10%,有什麼用呢。

對此,程晉州甚至都不想配合他笑兩聲,搖搖頭道:“你應該控制自己的研究經費的支出。”

曹豐不以為意的道:“足夠了。”

星術士們從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措施,以保證其研究經費的可持續性——或許是因為星術士太好賺錢了吧,他們就像是能夠常年採果子的松鼠,當吃飽喝足有存糧的時候,就拼命的花銷與浪費,當糧倉空了之後,再去四處打野食。曹豐乃是一級星術士,二星星術士,若是花錢到破產,想必也有自己的生財之道。

三十多塊玻璃就是三四千兩銀子,是程家給程晉州月例的數百倍,小程同學撇撇嘴,不著痕跡的轉移話題道:“曹豐星術士,那麼您明年準備如何耕種土地。”

“京城附近的土地?”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