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黎民剛欲踏入自己房間的門檻,心中卻猛地閃過一絲念頭,猶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讓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他緩緩轉過身來,目光中閃爍著幾分憂慮,對著正端坐在堂前的父親賈充說道:“父親,世子在我們府上逗留時日過長,難免會引起外界的猜疑與關注。父親還需早做籌謀,以防不測。而我,在帶著司馬右出行期間,會定期透過信鴿與父親保持聯絡,確保萬無一失。”
賈充聞言,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開來。他站起身來,走到賈黎民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傲氣:“好!黎民,你儘管放心前去,洛陽的一切自有我來打理。待你凱旋歸來之時,便是我們賈家飛黃騰達、光耀門楣之日!”
與此同時,在漢中漢軍的營帳之中,氣氛卻顯得截然不同。劉諶踏著沉穩的步伐走進營帳,對著大將軍姜維深深一拱,聲音中帶著幾分敬意與疲憊:“大將軍為國為民,奮勇殺敵,實乃我輩之楷模,辛苦至極!”
姜維見狀,連忙回禮,目光中透露出幾分審視與好奇:“王爺同樣勞苦功高,不知此次前來,是奉了陛下之命,還是另有要事?”說著,他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劉諶身旁的魏永寧身上,眉頭微挑,詢問道:“王爺,這位是?”
劉諶輕輕嘆了口氣,彷彿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孤自出使吳國以來,歷經諸多波折。先是遭遇小人追殺,幸得機緣巧合,單獨行動間遇到了故人之子——魏延魏大將軍的孫女魏永寧。聽聞範長生先生與沐坦也在軍營之中,不知他們近況如何?”
姜維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沐坦確實為我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英勇事蹟在軍中廣為流傳。至於範長生先生,他更是我們的智囊,為我軍出謀劃策,功不可沒。”
劉諶聞言,點了點頭,目光在營帳內掃視了一圈。姜維心領神會,立刻揮手示意帳內的將士們退下。待眾人離去後,劉諶又轉頭對魏永寧說道:“永寧,你也先退下吧,我與大將軍有要事相商。”
魏永寧聞言,雖然心中充滿了好奇與不捨,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營帳。
待營帳內只剩下劉諶與姜維兩人時,姜維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王爺,前番成都之戰,您居功至偉,如今又親臨軍營,實乃我軍之幸。魏軍將漢中城池守得固若金湯,我們多次嘗試攻打,卻都無功而返。王爺智勇雙全,不知可有良策?”
劉諶聞言,連忙擺手謙遜道:“大將軍過譽了。我那不過是些雕蟲小技,怎能與大將軍的雄才大略相提並論?若非大將軍英明領導,我估計早已命喪戰場了。”
姜維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對劉諶的謙遜表示滿意。他深知劉諶並非池中之物,此次前來必然有所準備。於是,他也不再客氣,直接切入正題:“王爺,如今漢中城池高懸,城牆高聳入雲,約莫有十二米之高。且前有護城河阻隔,我軍若要攻城,必先跨越護城河,再想辦法攀爬這高聳的城牆。而城門雖然看似薄弱,但魏軍卻在城門後方佈置了重兵把守,一旦攻破城門,往往會被魏軍迅速反撲,損失慘重。不知王爺可有破城之策?”
劉諶聞言,眉頭緊鎖,彷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緩緩踱步,直至站在那軍營中央的沙盤模型前,。片刻的沉默後,他伸出手指,輕輕地點在了沙盤上的漢中城池:“大將軍,你且看,這漢中城池,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前有那寬闊深邃的護城河橫亙其間,宛如一道天塹,阻隔著我軍前進的腳步。若我們一味強行圍攻,只怕是損兵折將,得不償失。即便我軍士兵英勇無畏,能夠跨越那兩道艱難的障礙,殺上城牆,可到了那時,他們的戰力也已然消耗殆盡,如同強弩之末,難以持久。如此圍攻下去,只怕難以奏效,我們需得另尋他徑。”
姜維聞言,神色凝重,他凝視著沙盤,心中細細品味著劉諶的話語,那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深意,讓他不禁恍然大悟。之前,他們一心只想著攻城,卻忽略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他們曾以為,只要將士們足夠英勇,便能攻克一切難關,卻未曾料到,即便是再勇猛的戰士,體力也是有極限的。那護城河與城牆,就如同兩道殘酷的考驗,將士兵們的體力與意志一點點消磨殆盡。待到攻上城牆之時,士兵們早已疲憊不堪,只能無奈地看著勝利的希望從指間溜走。
“那如何才能減少在護城河與攀爬城牆過程中的損失呢?”姜維心中暗自思量,眉頭緊鎖。他目光掃過沙盤,突然,他的眼神一亮,彷彿有一道靈光閃過,“雲梯,雲梯!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