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帳篷之內僅餘鄧艾與鄧忠父子二人,氣氛頓時變得異常壓抑。鄧忠面沉如水,語聲沉重地緩緩開口:“雖則我們尚未接到確切的最新戰報,然而,觀當下局勢之種種微妙變化,不難推斷,鍾會已然遭遇了挫敗。他麾下那十數萬大軍,一旦兵敗如山倒,為求自保,定會選擇拼死突圍,估摸著至少會有三五萬人馬奮力逃回漢中,以覓得一線生機!而鍾會此人,素來慣於推卸責任,此番戰敗,他極有可能將一切罪責盡數推諉到父親您的頭上。如此一來,我們所面臨的境地便愈發兇險萬分,唯有迅速攻克成都,徹底掌控蜀地之局勢,方能有一線轉機;否則,我們不僅無法安然返歸魏國,即便僥倖回去,等待我們的也必將是牢獄之苦,甚至是更為悲慘的結局!”
鄧艾聽罷,眉頭緊蹙,聲音低沉而有力地說道:“忠兒,你所言極是中肯,然而,眼下的成都已非昔日可比,我們想要輕易攻取,實乃難如登天。今日下午,趙統那場突如其來的襲擊,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我軍心臟,令魏軍計程車氣瞬間崩潰。即便我們拼盡全力,試圖重振士氣,但蜀軍的大批援兵已然在路上,正疾馳而來,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然所剩無幾,局勢愈發危急,猶如弦上之箭,一觸即發!”
鄧艾稍作停頓,復又補充道:“更為棘手的是,此次戰役中,姜維的表現實在令人驚歎。他此刻或許已然洞悉了我軍的困窘之境,正著手佈置對我軍的全面包圍。下午趙統所率之兵馬,雖則人數不多,但那時我軍士氣已頹,人心離散,本有機會趁勢突圍或是撤出,然而,如今已然過去了兩個時辰,蜀軍想必已然完成了包圍圈的布控,我們已然身陷重重包圍!”
“父親,我們絕不能再猶豫不決,必須當機立斷,即刻突圍!趁著蜀軍的包圍圈尚未完全穩固,我們得趕緊尋找一個突破口,殺出重圍。譬如說,我們可以向東突圍,那邊地勢平坦開闊,有利於我們發揮機動優勢,即便遇到阻礙,我們也可以沿途攻佔幾個郡縣,作為據點,以圖後續之計;又或者,我們向西突圍,直接佔據大山,利用地形之利與蜀軍周旋,他們縱然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拿我們無可奈何!”
鄧艾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神色愈發凝重,緩緩回答道:“忠兒,你的心意我豈能不明瞭?然而,突圍之事,談何容易?且不說我們能否成功突圍,即便僥倖突出重圍,我們又將何去何從?若佔據蜀國的郡縣或大山,雖可暫時躲避一時,卻絕非長久之計,終究難逃蜀軍的圍剿。而若突圍回魏國,如你所說,向東確實是最為合適的路線,我們可以順勢攻下郪縣,補充軍需,而後往北進入巴西境內,但如今回魏國的道路,想必已被蜀軍封鎖得密不透風,我們唯有采用分散式的翻山越嶺之策,方有可能回到魏國。然而,此路兇險異常,傷亡必定慘重。唉,為父如今終於理解了諸葛亮當年為何不採納子午谷奇謀,一旦失敗,全軍覆沒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只是可憐了這些跟隨我多年計程車兵,他們歷經風雨,卻要在這次逃亡之路上飽受磨難,能夠留下三五千人平安回到魏國,已是萬幸了!”鄧艾的話語中,滿是深深的無奈與傷感。
鄧忠聽罷父親這番言辭,心中一片茫然,彷彿置身於茫茫迷霧之中,不知該何去何從。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父親,你可還記得譙周譙大夫勸降時所言?他提及的前半部分內容,你從未向我透露過,那究竟是否屬實?我們的家族,真的是被曹操所毀滅的嗎?晉王雖然求賢若渴,但他疑心極重。我們即便能夠僥倖回到魏國,恐怕也難免牢獄之災。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現在便投降蜀軍,或許還能尋得一條生路呢?”
鄧艾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正當他猶豫不決之際,只聽帳外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猶如晴天霹靂:“鄧忠,枉我與你相識一場,交情深厚,你如今竟要投降蜀國,我豈能容你!看我不取你項上人頭,向晉王領功去!”
話音未落,便見一人手提兵器,怒氣衝衝地闖入帳內,直奔鄧忠而來,眼中閃爍著熊熊怒火,彷彿要將鄧忠生吞活剝一般!鄧艾見狀,心中大驚,正欲開口勸阻,卻見那武將已然逼近鄧忠,舉刀便砍。鄧忠也是反應迅速,側身一閃,避開了那致命的一擊。然而,那武將卻並未就此罷休,反而愈發兇猛地向鄧忠攻去,招招致命,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