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成都的家宴,魏延平反

此時的成都城,處處張燈結綵,五彩斑斕的燈火將夜色裝點得如夢似幻,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片歡騰喜悅的氣氛之中。一年一度的正旦佳節,如同冬日裡的一縷暖陽,照亮了家家戶戶的心房,這是親人相聚、團圓美滿的日子。

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之內,劉禪特設皇族家宴,邀集親族共襄盛舉。然而,近幾年的家宴上,總有一抹難以言喻的缺憾——皇帝劉璿因鎮守漢中,身負重任,往往無法親臨現場,使得家宴少了些許溫馨與完整。而今年的家宴,又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哀傷,安平王劉理的離世,讓這本應歡聲笑語的場合,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愁緒。如今的家宴上,只剩下劉禪與劉永兩位耄耋老人,相顧無言,心中卻充滿了對過往歲月的無限感慨。

儘管如此,小輩們的歡聲笑語還是為這場家宴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除了遠在漢中的劉璿之外,其餘小輩皆悉數到場,他們或談笑風生,或舉杯共飲,其樂融融。劉禪望著這些年輕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欣慰與歡樂。特別是北地王劉諶,這一年正旦佳節恰逢他無需鎮守襄陽,得以抽身返回成都,趕上了這次難得的大團圓。他的出現,無疑為這場家宴增添了幾分喜慶與熱鬧,也讓劉禪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與溫暖。

家宴之上,劉諶不僅攜正妻崔氏翩然而至,更帶著魏永寧一同出席,雖說這舉動在禮法上略顯不妥,但在這歡聚一堂的日子裡,眾人也都心照不宣,不願去計較那些繁文縟節。劉禪無意間瞥見了魏永寧,只覺得那面容似曾相識,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遂開口問道:“諶兒,這位可是你新納的王妃?怎地我覺得有些眼熟呢!”

劉諶聞言,趕忙恭敬地回答道:“父皇,永寧其實已經伴我左右五年了,一直在襄陽協助我處理政事,只是兒臣疏忽,未曾有機會讓父皇見見她。”說罷,他略帶歉意地看了魏永寧一眼,彷彿在為自己未能早日引薦而自責。

劉禪聞言,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笑道:“不打緊,不打緊。既是如此,那為何我看著你如此眼熟呢?”他目光溫和地望向魏永寧,似乎在等待著一個解釋。

劉諶見狀,便順水推舟地說道:“父皇有所不知,這其中緣由,還是讓永寧親自告訴您吧!”說著,他輕輕推了推魏永寧,示意她上前回話。

魏永寧站起身,盈盈一拜,聲音中帶著幾分忐忑與敬畏:“罪臣乃是原南鄭侯魏延之外室的後代,一直因身份卑微,不敢貿然面見父皇,還望父皇恕罪!”她此番參加家宴,實則懷揣著一個沉甸甸的心願,那就是為魏延平反昭雪。

劉禪聞言,神色微微一怔,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往昔。魏延,那位孤傲不群、英勇善戰的將軍,在諸葛丞相逝世後,因與其他將領理念不合,最終慘遭誅殺。雖然他的死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細究起來,其罪並不至死。只是出於大漢朝廷穩定的考慮,一直未能予以平反。

劉禪沉吟片刻,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說道:“原來是魏將軍之後,昔日魏將軍鎮守漢中,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只可惜後來為奸人所害,實在令人惋惜!黃皓,你替朕擬一道詔書,赦免魏延後裔的所有罪過,讓他們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

黃皓聞言,心中雖有些詫異,但也不敢多問,只是小聲地問道:“此事是否需要通知陛下?”他口中的陛下,自然是指遠在漢中的皇帝劉璿。

劉禪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此事乃是我留下的問題,自然由我來解決,何必勞煩璿兒!”

黃皓聞言,不再多言,轉身離去,準備擬寫詔書。魏永寧見狀,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她跪在地上,哽咽著喊道:“謝太上皇恩典!”想到祖父魏延的悲慘遭遇,她不禁低聲啜泣起來。

崔氏見狀,趕忙上前撫慰道:“妹妹,這是喜事,何必哭泣呢!你應該高興才是。”說罷,她話鋒一轉,又笑著說道:“只是妹妹跟著王爺五年了,怎麼肚子也不見動靜,是不是王爺虧待你了?”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調侃與戲謔,卻也透露出對魏永寧的關心與關懷。

魏永寧聞言,迅速抬起頭來,抹了一下眼淚,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與羞澀,她趕忙說道:“姐姐莫要打趣妹妹了,王爺對我極好,從未有過絲毫虧待。只是這子嗣之事,或許是我的機緣未到吧!”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期盼,卻也透露出對劉諶的深深信賴與依戀。

家宴的氣氛再次變得歡樂起來,眾人舉杯共飲,為大漢的繁榮與昌盛祝福。然而,就在這歡聲笑語之中,一名內侍匆匆走進屋內,跪下稟告道:“陛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