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鄧艾的大軍,三日之後即將席捲而至,直逼成都……”
此言一出,劉禪的心猛地一顫,那原本肥胖而慵懶的身軀,竟在這一剎那間,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迅速地從那金碧輝煌的御座上站了起來。他的臉龐,原本圓潤而富態,此刻卻因驚愕而略顯扭曲,一雙不大卻閃爍著幾分迷茫之光的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彷彿要穿透那層層迷霧,看清未來的命運。嘴唇微微顫抖著,最終還是忍不住嘟囔出了心中的憂慮:“這……這可如何是好?我蜀國難道真的要迎來滅頂之災嗎?”
朝堂之上,一時間陷入了沉寂,只有劉禪那略顯急促的呼吸聲在迴盪。片刻之後,有官員鼓起勇氣,啟奏道:“陛下,如今成都兵微將寡,實力懸殊,難以與鄧艾大軍抗衡。為今之計,不如棄守成都,奔向南中七郡。那南中之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我們可藉此天險,自守一方。同時,還可借蠻兵之力,待時機成熟,再來克復失地,也未為遲晚。”
然而,光祿大夫譙周卻搖頭反對,言辭懇切:“陛下,萬萬不可。那南蠻之人,久反難馴,平日裡對我蜀國並無恩惠。如今若投之,必遭其反噬,大禍臨頭啊!”
又有官員提出:“蜀國與吳國既是同盟,如今事態危急,何不向吳國求援,共抗魏軍?”譙周再次進諫,言辭犀利:“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寄居他國而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吳,吳卻不能吞魏。若我蜀國稱臣於吳,此乃一辱;若吳被魏所吞,陛下再稱臣於魏,此乃兩番之辱矣。與其如此,不如不投吳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如此則上能自守宗廟,下可以保安黎民。願陛下深思熟慮,以國家社稷為重。”
劉禪聞聽此言,心中猶如翻江倒海,猶豫不決。他彷彿置身於一片迷霧之中,四周皆是茫茫未知,難以抉擇。然而,“投降”這兩個字,卻像一道微弱卻堅定的光芒,穿透了他心中的迷霧,讓他在這混沌之中看到了一絲生機,一絲可能逃脫當前困境的希望。這希望雖然渺茫,卻足以觸動他內心深處的求生慾望,讓他開始認真考慮這條或許並不光彩,但卻能保全性命與江山的道路。
次日,朝會之上,群臣對於國事的爭論依舊如火如荼,各抒己見,爭執不下。譙周,這位以筆墨為劍、以文章著稱的謀士,一旦他心中的投降思路被揭開,便如同決堤的洪水,滔滔不絕,無法遏止。他站在朝堂之上,言辭懇切,邏輯嚴密,將投降的種種益處一一陳述,彷彿在為劉禪指明一條明路。他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切割著劉禪心中的猶豫與掙扎,讓他越來越傾向於那條看似不光彩,卻似乎能帶來安寧的道路。
劉禪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上,聽著朝臣們的激烈辯論,心中五味雜陳。他開始慢慢被譙周那看似合理的投降論調所打動,那份對於生存的渴望逐漸壓過了對於國家尊嚴的堅守。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投降意味著恥辱與失敗,意味著將國家的命運交於他人之手。然而,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卻又不得不考慮現實的殘酷與無奈。於是,在譙周一次次有理有據的勸說下,劉禪開始慢慢地接受了這條雖然不光彩,但在他看來或許是唯一能夠保全自身與百姓平安的道路。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如劉禪般想法簡單。劉諶,這位血氣方剛的王子,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他厲聲罵道:“譙周,你這偷生腐儒,豈可妄議社稷大事!自古以來,哪有天子投降之理!你如此言行,豈不是將蜀國的尊嚴與榮耀踐踏於腳下!”
劉諶的言辭激昂,卻並未能改變劉禪心中的決定。那“投降”兩個字,已經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頭。無論朝臣們如何爭論,如何試圖說服他堅守,都顯得無濟於事。劉禪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也很現實:投降之後,雖然他將失去作為一國之君的權威與自由,只能像一隻被豢養的金絲雀般生活在別人的庇護之下,但至少他的生活將依舊奢華無憂,吃穿用度不必再愁。更重要的是,他將不必再陷入這幫大臣之間無休止的勾心鬥角之中,不必再為朝堂上的紛爭而心力交瘁、夜不能寐。
然而,劉禪的這份簡單想法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苦澀與無奈。他深知自己的決定將會載入史冊,成為後人評說的笑柄。但他更清楚的是,在這亂世之中,生存才是最為重要的。為了保全性命與江山社稷的延續,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儘管這選擇並不光彩,甚至讓他感到羞愧與恥辱,但他卻也別無他法。
就這樣,在朝臣們的爭論與劉諶的怒罵聲中,劉禪的心意已決。他將以投降的方式,來迎接鄧艾的大軍。雖然這並非他所願,但卻是他所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