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三皇子張文秀!”
白文選夷然不懼,依舊不緊不慢地說道:
“陛下有四位義子,生前,陛下讓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外出征戰,卻將三皇子留在身邊,並令三皇子統領京城的守軍。
由此可見,陛下最信任的人是三皇子。況且,三皇子除了深受陛下信任之外,此前打過的勝仗也不少。
而最重要的是,在諸位皇子之中,若論及文才學識,當以三皇子張文秀為最。
所以,本將認為,若非陛下突然駕崩沒留下什麼遺言,陛下肯定會立三皇子為太子。”
“不妥!”
說話的是張文秀本人。
張文秀這個,向來跟張定國走得很近,而且對張定國非常敬重。見到白文選提議擁立自己,便站起來說道:
“二哥有勇有謀,英勇善戰。在咱們四兄弟中,戰功最為卓著。
方今亂世,唯有善戰者可為雄主!
因此,本將提議擁立二哥張定國為帝,由二哥帶著咱們去平定天下。”
話音剛落,一向來跟張可望走得很近的張能奇又站出來反對道:
“我看不妥!大哥之前打過的勝仗也不少,雖然此前敗於廣州,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爾。
在坐的諸位有誰沒打過敗仗?
就算是父皇,在入川之前,打過的敗仗也多了去了。咱們又豈可因一兩次敗仗而否定大哥的能力?
所以,本將認為,終究是長幼有序,還得由大哥來坐龍椅!”
……
隨後,將領們又是一陣爭論。
從場中的情況來看,白文選、劉文秀,馮雙禮、劉勝等悍將都是支援張定國。而張能奇、楊畏知、周秀傑等人,則表態支援張可望。
支援張可望的人,明顯少於支援張定國的人。
除此之外,就是李雙喜、袁宋第、黨守素、劉汝魁等人,一直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似乎與他們無關。
又似乎是另有打算。
……
此時,卻見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定國走到中間,環視了一下眾人道:
“諸位兄弟,本人無意做什麼皇帝。義父有恩於我,我因此而為之南征北戰,從未懈怠。
如今,義父已經駕崩,我……仍然是義父的義子,卻不想做什麼二皇子,更不想做什麼皇帝。
我自今日起,便不再姓張,我要恢復我李氏先祖傳承下來的姓氏……李姓!
從今以後,義父仍是義父,但我卻不再是二皇子,也不再叫張定國,而叫李定國!”
孫可望聞言,臉有喜色。
以為李定國會擁立他孫可望。
正要說幾句客套話表示感謝,卻聽李定國又道:“我自己不稱帝,但是,我也不贊成大哥稱帝!”
“二弟這是何意?”孫可望不解地問道。
“天下英主,唯有王昊!”
李定國一字一頓地說道:
“將來能一統天下者,必是英明神武的王昊無疑。因此,李某懇請眾位兄弟,與李某一起,將先帝的這份基業交給王昊。
不知諸位兄弟,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眾人盡皆大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