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第56師第148團各1個營前來增援。

7月6日,中國駐印軍新編第1軍軍長鄭洞國、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後任軍長)抵達戰場,直接指揮第30、第50師及第14師一部繼續進攻,並於當晚下達為紀念抗戰7週年的總攻擊命令。隨即改進陸空連絡方法和炮兵的射擊指揮,使空炮支援與攻擊密切配合,並組織突擊隊,隱蔽接近和摧毀敵堅固火力點,逐塊奪取敵陣地。從13日起,駐印軍重新進行攻擊,連戰3天,於16晚迫近市區。18日,駐印軍在強大的空軍、炮兵火力支援下,向密支那市區攻擊,與日軍展開逐巷逐屋的爭奪戰。至26日,接近密支那中心地區。是日,新編第30師第90團空運到達,第50師第149團在攻克盂拱後,馳抵密支那,並歸還師建制。

8月5日,駐印軍全部佔領密支那,困守密支那的日軍大部被殲,殘餘日軍乘竹筏及泅渡沿伊洛瓦底江向八莫撤退。此役,駐印軍共計斃日軍2700餘人,俘日軍70餘人。日軍第56師步兵團長水上源藏少將戰敗自殺。

中國駐印軍攻克密支那,緬北反攻作戰告一段落,由加爾各答經利多、胡康河谷、孟拱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也於9月29日通到密支那。

(五)圍攻八莫與攻佔南坎作戰

自發動緬北反攻以來,駐印軍各部隊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與日軍連續苦戰,傷亡較大,亟需休整。攻克密支那後,駐印軍決定利用雨季進行整補,並奉軍事委員會命令,將所屬各師編組為2個軍:新編第1軍,軍長孫立人中將,轄新編第30師、新編第38師;新編第6軍,軍長廖耀湘中將,轄新編第22師、第14師、第50師,鄭洞國中將升任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

在此期間,指揮緬北反攻取得初期勝利的史迪威因同蔣介石矛盾激化,被召回國,魏德邁將軍繼任中國戰區參謀長、駐華美軍司令;索爾登中將繼任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印緬戰區美軍司令。

自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新編第1軍集中於密支那整訓,新編第6軍在孟拱附近地區整訓。此時英印軍第36師正在盂拱以南的平堡附近與日軍時峙。

10月1O 日,駐印軍總指揮部下達第二階段作戰命令:“本軍分三縱隊,於10月15日開始,向南攻佔英多、傑沙亙瑞姑之線而確保之;並準備爾後繼續推進。”'蔣緯國:《抗日御侮》第9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205頁。'

部署是:

以英印軍第36師為右縱隊,於10月19日以前肅清和平之敵,佔領傑沙、英多地區而確保之;並準備爾後繼續推進;

新編第6軍新編第22師(欠炮兵1營)為中央縱隊,於10月19日到達和平,22日前肅清和平之敵,經摩西前進,佔領伊洛瓦底江以南之瑞姑地區,並準備繼續推進;

新編第1軍為左縱隊,迅速向八莫推進,擊殲或包圍八莫至曼西地區之敵,並準備繼續推進;

第14師(欠兩營)、第50師及美軍第143團為總預備隊。

新編第1軍奉命後,立即以新編第33師向丹邦陽推進,為第一線兵團,新編第30師仍在原地區為第二線兵團,並決定以主力沿中印公路南進攻擊,另以一部由左翼迂迴策應主力之作戰。

八莫是日軍侵略中國滇西的重要據點,是伊洛瓦底江域僅次於密支那的第二大城市。日軍自密支那失守後,即由南坎抽調其第2師搜尋團、第16團第之營、混合炮兵1個營以及由孟拱、密支那潰退的日軍殘部,總兵力約5000人,在八莫周圍部署防禦,加強工事,並向密(支那)八(莫)公路之那龍等處及伊洛瓦底江各支流配置警戒部隊。以第2師主力於8月28日推進到芒市(今潞西),第18師由英多移守南坎,企圖阻止中國駐印軍與遠征軍會師。嗣又改令第18師主力移守蒙米特,留第55團防守南坎,並令第2師主力移向曼德勒。

10月21日,中國駐印軍新編第38師以第113團為前導,向南攻擊前進,主力分兩路縱隊前進。其右縱隊於10月29日攻佔廟堤,肅清太平江右(北)岸之敵。左縱隊向山地迂迴南進,在太平江上游的鐵索橋渡江,於11月1日抵不蘭丹,3日攻佔柏抗和新龍卡巴。師主力右縱隊因江勢險阻,仍留於北岸。於是,孫立人當即變更部署,以右縱隊的第112團轉移至左翼方面,自新龍卡巴向八莫南方的曼西進擊,以切斷八莫日軍的後方交通線,同時以第113團協同第114團向莫馬克及八莫正面攻擊,在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