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政策”的提出有一個充實完善的過程,其中一些政策早在抗戰前夕和抗戰初期就已在各地貫徹執行。以後,隨著抗戰進入極端艱苦的階段,為戰勝嚴重困難,中共中央又適時制定了一些新的政策。1943年7月1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並各中央局、中央分同時指出:“自我黨實行整頓三風、精兵簡政、統一領導、擁政愛民、發展生產、審查干部六項政策後,黨內黨外,精神物質,煥然一新,大進一步,空前團結”,要求各根據地“抓緊此六大政策,求於今明兩年完成任務”。'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457頁。'
7月30日,毛澤東就敵後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任務再次致電彭德懷並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將六大政策擴充套件為八大政策。電報提出:“前電所述六項政策,在敵後應加對敵鬥爭(反掃蕩反蠶食)再加階級教育,成為八項政策”,電報指示還特別規定了八項政策的先後次序。'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頁。'
同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各根據地下發了《關於減租生產擁政愛民及宣傳十大政策的指示》。這個由毛澤東親自擬定的指示中,將前述八大政策進一步發展為十大政策。《指示》稱:“我黨在各根據地所實行的各項政策中,舉其現時最切要的,共有十項。這十項政策就是:
第一,對敵鬥爭;
第二,精兵簡政;
第三,統一領導;
第四,擁政愛民;
第五,發展生產;
第六,整頓三風;
第七,審查干部;
第八,時事教育;
第九,三三制;
第十,減租減息。”
《指示》特別強調:“這十大政策是互相聯絡不同分割的。今年秋冬,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區黨委及地委,須對十大政策作出今年一年的總結(不須開很大很長的會議,只就十大政策加以逐個檢討)。
同時必須將十大政策聯絡一致的思想向黨內作普遍的宣傳,使全黨首先使幹部認識,只有是全部的而不是殘缺不全的(如說某地不須實行擁政愛民及吳滿有生產方法等),認真的而不是粗枝大葉的,實行這個聯絡一致的十大政策,才能達到克服困難迎接光明之目的。”'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頁。'
當天,《解放日報》公開發表了這個指示,中共中央宣傳部也向各地發電報,要求在各地黨政軍民各方面廣為宣傳“十大政策”,並以此為上課教育的材料。
“十大政策”的提出和完善在堅持敵後抗戰的鬥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十大政策”在內容上涉及抗戰中的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領域,在範圍上涵蓋了黨內外、國內外各個方面。這些政策之間相互關聯、有機統一,構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政策體系,充分體現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歷來倡導和堅持的全面抗戰的路線。由於“十大政策”的全面、深入貫徹,各抗日根據地的物質生產蓬勃發展,民主政治空前活躍,人民的經濟、政治利益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充分保障,各階層及黨政軍民的關係也得到極大改善,人民的抗戰熱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在廣泛動員人民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對抗戰各方面工作的統一領導更加適應戰時要求,全黨上下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大幅度提高,黨內黨外、軍隊人民之間同心同德,空前團結。由於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由於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對敵鬥爭也更加有力,出現了更加廣泛的人民戰爭的嶄新局面。總之,至1943年,各根據地軍民依靠“十大政策”,不僅頂住了日軍對根據地的瘋狂的“總力戰”,戰勝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苦,使抗日根據地得到了恢復和鞏固,而且依靠幾年來積蓄的力量,對日軍展開了區域性反攻。
第五編 渡過難關(1941。1~1943。6)
第二十八章 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戰勝嚴重困難的鬥爭
第四節 發展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及日本人反戰運動
一、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為了爭取抗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不僅促成和始終堅持國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一貫致力於世界各國和各民族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並將建立廣泛的國內外的統一戰線作為抗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