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1部分

退回原位。

法國巡航艦一頭一尾,先是噴出兩股碎木雜物,再綻開兩朵橘黃的焰火,之前滑膛炮和小炮所造成的傷害頓時顯得微不足道,整艘戰艦甚至呈現出明顯的側翻跡象。

安平遠的聲音迴盪在金沙江號上:“繼續!不打沉這混蛋絕不停手!”

他的聲音裡除了遭人暗算的憤怒,還有金身破滅的沮喪。別看他安平遠是堂堂海軍少將,可在這支艦隊裡,壓根就不起眼。四艘戰列艦的艦長全是中將級別,十艘巡航艦的艦長不是准將就是少將,比正常的艦長配置整整高出兩級。

當初編組這支鐵甲艦隊時,連海軍總長魯漢陝都在搶艦隊都督的位置,四大洋艦隊都督更是搶得不亦樂乎,大家爭得面紅耳赤、打滾撒潑,什麼手段都使了出來,鬧得太難看,結果便宜了皇子李克銘。

李克銘年未四十就晉升海軍上將,跟他皇子身份沒有關係。他是繼魯漢陝之後,英華第九位完成全球航行的航海家。而地中海之行更讓他超越了前八人。協助西洋艦隊都督施廷舸,在紅海擊敗奧斯曼土耳其的米斯爾艦隊,也證明了他有足夠的能力統領艦隊。

蕭勝在聖道三十六年去世,胡漢山在三十九年病故,但魯漢陝、施廷舸、孟松海、林鵬等老資格將領依舊一大把,再加上自己的皇子身份,李克銘可不認為能撈著這塊餅子。

誰曾想那些老傢伙爭得太過分。太子都壓不住,連皇帝出面協調都無功而返,氣得皇帝一狠心把兒子推了出來,這下大家都傻眼了。

艦隊都督之爭鬧得沸沸揚揚。各艦艦長之位也爭得傳到了一般老百姓耳裡,甚至還為這事搞起了博彩,最終的結果是,英華四大洋海軍的精兵強將全集中在了這支艦隊裡。

大家如此心熱的原因,一是近二十年來,英華海軍近於休假,一半的風帆戰列艦都停在軍港裡。任由風吹雨淋,漸漸朽壞。海軍整日就忙著駕駛巡洋艦乃至更小的護衛艦,在半個地球的海洋上緝私剿匪,外加探險。軍人之道,除了升官發財,還求一個勇名。二十年沒大戰,陡然送上這麼個機會,相互之間不刀槍相向已經很剋制了。

第二個原因則跟這支艦隊本身有關。四艘快速戰列艦,十艘巡洋艦,艦隊集中了英華海軍七八年裡攢起來的所有新家當。儘管還有風帆,儘管鐵甲也只是掛在木船殼上,可這樣的戰艦已經將舊日風帆戰艦丟在了身後,是後世海戰之道的敲門磚。駕駛這樣的戰艦揚威四海,是每個趕海漢子畢生都夢寐以求的理想。

當然,在這支匯聚了四洋海軍豪傑的艦隊裡,誰立了功,誰就躋然出眾,誰丟了臉,那就是遺臭百年。

之前的戰鬥裡。各艦都沒有受到嚴重損傷,可金沙江號卻在陰溝裡翻了船,每一處被砸癟的船身,每一塊被轟掉的鐵板,都像是在撕著安平遠的臉面,很痛。

金沙江號的炮火以比剛才作戰時還猛烈。像是徹底激怒的猛獸,無情地肆虐著已經毫無還手之力的法蘭西巡航艦。後方旗艦上,李克銘收起望遠鏡,呸了一口:“這下可丟臉了……”

李克銘既是在罵安平遠,也是為之後的不列顛之行擔憂,看來得在里斯本多待一會了。他這支特遣艦隊來歐洲,除了應不列顛之邀,共同對付法蘭西人外,更重要的目的還在於向整個歐羅巴展示英華的海上力量。駕著破破爛爛的戰艦到不列顛,顯然不是增光添彩的事。

參與這場即將決定全球勢力新格局的戰爭,乃至插手歐羅巴戰局,這是皇帝與兩院、政事堂、通事院等各方都有共識的決定,但皇帝決定將英華最先進的鐵甲蒸汽艦隊派到歐洲,這事也不是無人反對。當初李克銘沒有爭奪艦隊都督之位,原因之一也是他認為這樣會極大地刺激歐羅巴諸國,尤其是不列顛,讓他們加快軍事變革的步伐,英華所擁有的軍工優勢會漸漸削弱。

皇帝用一句話說服了他:“藏起來的優勢不叫優勢,換不來好處的優勢毫無價值,再說了,刺激他們,才會刺激到我們。”

皇帝不知是什麼惡趣味發作,還想將整支艦隊塗成白色,可因為這些戰艦是鐵木混合,鐵甲只覆蓋了船身部分,時間稍長,船頭船尾的木殼跟中間的鐵甲部分色彩過大,看上去很是礙眼,才不得不換成鉛灰色。這樣倒獲得了更佳的視覺效果,看上去戰艦通體都是鋼鐵一般。

想到不列顛分艦隊司令官博斯科恩初見自己這支艦隊時,臉上混合著各種表情,尤其是那難以置信的驚訝,李克銘下意識地想象起艦隊駛入不列顛時,成千上萬不列顛人臉上的表情會是何等精彩。

荷蘭海牙,莫里茨王子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