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氣,令楚軍將士勇於爭戰。”

慈寧太后沉吟良久,“陛下不會忘了晉城之事吧?”

“畢生不忘。”

“唉,大臣們怎麼說?”

“朕還沒有向大臣表明此事。”

慈寧太后又沉默了一會,“陛下一向獨斷專行,這回怎麼想起先詢問我的意見?”

“兒行在外,慈母擔憂,朕年紀大了,懂得太后的難處,因此希望先讓太后安心。”

“唉,陛下親冒矢石,我怎麼可能安心?不過陛下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幫不忙,但也不能阻擋,陛下去徵求大臣的意見吧,他們肯定比我這個老太婆更會出主意。”

這算是同意了,韓孺子躬身道:“謝太后。”

兒子雖然有些倔強,但是在自己面前從未失禮,慈寧太后心中既欣慰又難過,臉上卻不動聲色,說道:“陛下放心,宮裡由我看守,絕不會出問題。陛下此前說過的那件事,已經有些眉目,等陛下得勝回朝,或許就能看到結果了。”

慈寧太后暗中調查思帝之死的真相,事關後宮安全,她非常上心,特意將景耀調回宮中,儘量不惹人注意地追根問底。

“太后不要太辛苦。”韓孺子告辭。

他的確比從前更成熟了,既然大臣可能利用宮中的力量阻撓皇帝御駕親征,他乾脆先取得太后等人的同意,內憂既無,接下來就可以專心對外了。

次日下午,韓孺子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趙若素,“大臣會反對嗎?”

“當然會反對,太祖以下,大楚天子只有過三次御駕親征,烈帝兩次,武帝一次,但是敵人都很弱小,甚至沒遇到敵人,所謂親征只是走走過場。陛下這一次卻是要與強敵遭遇,諸多不可預測,這正是大臣們最為擔心的事情,便是微臣,也要反對。”

韓孺子將趙若素當成大臣的代表,正色道:“規矩、慣例,朝廷賴之生存並延續,可是遇到預料之外的危機呢?還能用規矩與慣例解決嗎?碎鐵城和神雄關的公文你們都看到了,敵軍不僅數量龐大,其兵甲之利、器械之精,皆不弱於大楚,匈奴之降乃在情理之中。”

韓孺子頓了頓,繼續道:“大楚將與另一個大楚作戰,而且可能是鼎盛時期的大楚,諸卿可有現成的規矩與慣例可拿出來一用?”

趙若素跪下磕頭,“微臣願隨陛下出徵。”

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進

淑妃鄧芸最瞭解自己的兄長,她猜得一點沒錯,鄧粹“扣”下了一部分楚軍。

數千名楚軍先鋒到達虎踞城,所見場景令他們大吃一驚,剛剛築好沒多久的新城,經歷過不知多少次火燒刀砍,已經變得如千年古堡一般破舊,但是依然屹立不倒,城內只剩二百餘名將士,個個面黃肌瘦,看人的時候目露兇光。

鄧粹本計劃開春之後獲取支援,結果一直等到深秋,糧草匱乏,戰士們吃光了馬匹,最後被迫無奈,甚至開始吃人,有戰死的同伴,也有倒下的敵人,敵軍發現這一點之後又驚又恐,退後數十里,每次攻城失敗之後,都要儘快將屍體帶走。

鄧粹不降,張印也不降,麾下計程車兵則到了不思不想的境界,麻木地遵從兩位將軍的命令,麻木看著同伴一個個倒下,麻木地吞下入口的一切東西。

但他們守住了虎踞城,全仗著張印最初的堅持,建牆時務求厚重高聳,令敵軍好不容易運來的器械難以發揮作用,只能憑人力硬攻。

城牆的缺口也被堵住了,鄧粹最初利用這處缺口驚疑敵軍,堅持了幾個月,然後就地取材,用剩下的亂石與屍體築了一段城牆,又堅持了幾個月。

援兵終於來了,帶隊的將領名叫關頌,認得鄧粹,剛一進城就接到命令:“交出食物。”

倖存計程車兵狼吞虎嚥,目光在馬匹上掃來掃去,令新到的將士心驚膽戰。

先鋒軍只帶著隨身口糧,關頌請求鄧粹等人立刻隨自己離開,去與崔太傅匯合,共同返回大楚,“戰爭結束了。”

鄧粹只管吃,幾乎吃下三個人的飯量,終於抬起頭,問道:“結束了?”

“是啊,敵軍已經被逐出西域,諸國聞風而降,楚軍大勝,我會留人守衛虎踞城,兩位將軍苦守孤城已久,也該回京受賞了。”

張印不吱聲,鄧粹打了一個久違的飽嗝,“關將軍與敵軍交過陣了?”

“是啊。”

“覺得敵軍如何?”

“很強硬,只進不退,但是不知變通,楚軍只要擋住最初的攻勢,就能反擊,將其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