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吳家倒了,試問那個門閥家族不想執天下牛耳,在加上張孝祥的鐵腕治政,門閥和皇權對立已經開始了。
“臣以為他國之事不足慮。太子與臣和俞法晨聯名上奏,改革十條。請陛下御覽。”劉文海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
我向下看去,劉文海正恭敬的彎著腰雙手舉過頭頂,捧著一個奏摺。
大太監一陣小碎步走了上去,接過奏摺有一陣小碎步走到我跟前雙手奉上。
我開啟奏摺仔細的看了看內容:
第一條,土地改革。重新丈量全國土地,按肥力、位置等分類,打破土地兼併現狀,將部分豪門大族多佔土地分給無地少地農民,實行“均田制”。
第二條,稅制革新。簡化稅種,以土地、財產為主要徵稅依據,推行“單一稅制”,取消雜稅。同時,根據年景好壞調整稅率,豐年稍高,災年減免。
第三條,科舉改革。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除傳統經史子集,增設算學、農學、法學、軍事學等實用科目。並定期考核官吏,將結果與升遷掛鉤。
第四條,軍事變革。提高士兵待遇與訓練標準,最佳化武器裝備,按地域設軍事轄區,加強邊防與地方治安。
第五條,促進商業。降低商業稅,取消關卡限制,統一度量衡,鼓勵商業行會發展,設立官營票號向商人有償提供資金。
第六條,戶籍最佳化。完善戶籍登記制度,打破戶籍身份限制,允許自由遷徙,定期普查人口,掌握人口動態。
第七條,普及教育。在全國廣設官學。要做到每個縣城都要有一座官學。
第八條,整頓吏治。制定嚴格官員考核與獎懲制度,嚴懲貪汙腐敗,實行官員定期輪崗。
第九條,興修水利。修建堤壩、疏通河道、開鑿運河。
第十條,文化開放。鼓勵各學派之間相互辯論取長補短,官府定期組織辯論,為國家發現人才提供新的途徑。
看完這十條後,我欣慰的看向戴壽寧、劉文海和俞法晨。這十條如果真能徹底的實施,那五年,大理國就可以說是真正的太平盛世了。
這十條雖說是參照宋朝歷次改革,但是中間很多地方都做了很細微的改動,也稱得上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好,甚好。那就依照愛卿所言,愛卿大膽的娶幹吧,朕會在你身後支援你的。”我滿懷期待的看向劉文海,聲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