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劉厚又回到工業部,繼續他那單調的生活。
第六十三章 重組hong軍
第六十三章重組hong軍
話說,劉厚坐著船走到了長江三峽地段,遇到險灘礁石無數。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後世,這裡是旅遊勝景,古代還沒有三峽大壩,很多景觀還沒有被人為的破壞,景色比之後世更是瑰麗優美,更是雄壯險阻
可是劉厚到了三峽根本無心觀看兩岸的風光,一路上走得是戰戰兢兢,一路上揪著心。這裡的水流實在太喘急了,亂石怪灘實在太多了,很多次他都以為自己坐的船就要撞到礁石上了,每次都有險死還生的感覺。
尤其到了西陵峽,這個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洩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
古詩有云:“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可見這裡多險峻,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劉厚聘請了很多當地的船伕和縴夫,力保自己的船隊不出意外。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一艘運輸船不幸觸礁沉沒。
幸好搶救及時,沒有什麼人員傷亡,只是損失了一些補給物資。劉厚匆匆瞭解了一下情況,原來這次事故是因為船長不聽當地船伕的勸告導致的。
崆嶺峽又稱空冷峽,全長約2。5公里,此峽谷峭壁聳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據《輿經紀勝》描述,它:絕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難,務空其(船),然後得過。
兩岸絕壁之間,夾一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裡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佈水中。因而有所謂:“青灘洩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的民謠流傳千年。
峽中原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個大字“對我來”。航船經過這裡,必須直衝著這塊礁石駛去,便可藉著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反而會被它撞沉。
那艘運輸船的船長哪裡肯聽當地船伕的話,以為這個船伕胡言亂語,自古哪裡有對著礁石撞的道理,於是,果斷下令偏轉方向,打算避開這塊礁石,結果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他們的船撞上了這塊礁石。
救援這艘船上的人員足足耽誤了半天時間,不過這點時間對於漫長的旅途根本不算什麼。劉厚下令船隊加倍小心,緩緩透過這些險峻的水域。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農曆3月,公元歷已經到了5月,春末夏初,劉厚率領hong軍磨磨蹭蹭地回到了成都。去的時候是秋高氣爽的秋天,回來時已經是悶熱潮溼的夏天。劉厚這一出征就是大半年時間,連過年都是在和魏軍大戰中渡過。
這大半年他過得很艱難,“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易經的這句話就是他這大半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到了荊州後,他神經一直緊繃,整天忙忙碌碌,疲於奔命,連續幾場戰鬥,和呂蒙、司馬懿、陸遜這些世界上頂級的智者鬥智鬥勇,實在是不容易。
幸好,他從沒放棄,以“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渡過了這段艱辛的日子。現在終於回到了成都,那些日子終於可以過一段落了,雖然這打亂了自己的設想,他本人更想留下荊州爭霸天下,可是,能從那個泥潭中脫身出來,又令他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
回到成都,先去拜見了老爹劉備。首先,自然是要向劉備細細分說一下這段時間自己在荊州所做的事情。雖然,之前已經透過費禕執筆寫的奏章彙報過,但是,親耳聽到這些事情還是很不同的,尤其是劉厚說到很多細節的問題,更是費禕所寫的奏章中沒有的。
隨著劉厚的述說,只聽得劉備一時歡喜,一時憂慮,聽到開心處,不由得大聲拍手稱好,聽到兇險處,不由得皺眉蹙目。過了很久,劉厚才將在荊州的經歷講完,劉備不由得拉著劉厚的手道:辛苦唔兒,辛苦唔兒啊!”
劉厚答道:“辛苦倒算不上,為了振興漢家天下,兒臣萬死不辭。只是,父王,荊州乃歷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我蜀漢爭霸天下的橋頭堡,孩兒正想在哪裡大展拳腳,為我蜀漢建立一個將來圖謀中原的前進基地。您也看到了,我挖了護城河,又修了甕城,還建立了兵工廠和造船廠。
只要這些工程完成,將來的征戰就有了基礎,不知道父王為何這個時候將我召回?”
詰問主公的人事安排這是很犯忌諱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