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趨炎附勢的權貴們絡繹不絕地上門來拜見,順便送上貴重的禮物。
對於比較看重的賓客桓翌才親自見一見,別的人都是讓他的長子桓朗代為接見。
南康大長公主是個性子柔弱的人,對於丈夫桓翌從來都是言聽計從。這也是桓翌在尚了公主做了駙馬後,依然敢納妾的原因。他這個做丈夫的本身有本事,性格比較強勢,南康大長公主這個公主在他面前就比較弱,根本管不了他。而且南康大長公主還認為,雖然是桓翌尚了她,但她心裡可是把自己當成了桓家的媳婦,以桓家為家,而沒有把她孃家,皇室曹家當成家。
桓翌擊退秦軍得勝還朝,還帶了五萬精兵陳兵建康城外,並且回來對她說,他要年輕的皇帝封他為荊州王,要將荊州那一塊永遠變成他們桓家的,要讓桓家子孫永遠承王爵,南康大長公主並沒有表示異議。
因為,她的兒子桓朗是長子,要是桓翌封了荊州王,那麼桓朗就會成為世子,將來由他繼承王位。比起丈夫來,南康長公主認為,兒子要靠得住得多。所以丈夫要去爭一個荊州王對於兒子桓朗是有好處的,當然對於皇室曹家來說沒好處。南康大長公主跟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嫁出去的女人一樣,以夫家為家,故而,凡是對夫家有好處的事情,她們就會站在夫家這一邊,不會顧及孃家的利益。再說了,在南康大長公主看來,她要是想要維護皇室的利益,也得有那個能力才行啊。皇室本身就是靠江左的各大世家大族支援才能維持政權,子孫才能坐穩皇位,要讓她這個已經嫁出來二十年以上的公主去為了皇室的利益勸說丈夫放棄封王,那是特別可笑的一件事。再說了,她明白,即便自己去勸丈夫,丈夫也不會聽她的。軍國大事,她一個女人瞎摻和什麼?
完全沒有必要!
南康大長公主跟桓翌成親後,生了兩子一女,丈夫能幹,兒女聽話。雖然丈夫納了妾,似乎有損她這個公主的面子,比如說她的姐夫駙馬劉越就只守著姐姐一個。兩姐妹見面時,姐姐新安大長公主似乎總是有點兒可憐她,總覺得她是被桓翌欺負了。但是南康大長公主不這麼認為,她對姐姐說:“能幹的郎君哪裡有不納妾的。只要他依然尊重你,愛你,又何必非得攔著不讓他納妾。再說了,大家族裡都以子孫繁盛為要務,桓家是大家族,要不納妾,哪裡來的那麼多子孫。”
她言下之意有尚其姐的劉越家族人丁稀少,不是大家族,以後恐怕會子孫衰微,富貴只享一代就難以為繼之意。
新安大長公主聽了不置可否。
因為南康大長公主說出了實情,劉家真得是人丁稀少,新安大長公主跟劉越成親後,又只生了一個兒子劉雋,就算劉雋婚後可勁兒生孩子,子孫要繁盛恐怕也是兩代以後的事情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人少,極有可能劉家的富貴只在劉越這一輩,後面難以為繼。
這就是一夫一妻在這個時代不被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只因為公主是帝胄,所以駙馬尚公主後,只能守著公主一個妻子,兩人生育的子嗣很難多起來,以至於很少有公主的後代能繼承夫家門楣,讓富貴得以傳承的。
為了皇室的臉面,從而損害了尚主的世家大族的利益,這也是後面很少有頂級門閥願意拿族中優秀子弟尚主的原因。願意尚主的只是些一流家族中的小族比如像劉越那樣的,又或者是像桓翌那樣本身無基礎,想借著尚主提高家族地位,從而謀取更多的利益發展壯大的。
南康大長公主正因為沒有太拿皇室的臉面當回事,允許了桓翌納妾,繼續維持著一個和諧的家庭,所以桓家除了她跟桓翌生的兩個兒子比較能幹,其餘幾個妾生的兒子也是挺有能力。桓家看起來是要比劉家興盛多了。
這會兒兩夫妻正說到年輕的皇帝什麼時候才肯封桓翌做荊州王,外面有奴婢進來稟告說:“謝尚書來了,意欲見大將軍。”
“謝尚書?這可真是稀客,以前他兄長謝況在時,一起清談,他還坐在他兄長旁邊聆聽。回想當年,已經是十多年過去了。後來謝莊去做名士,去了會稽養望,一直到他後來回到建康,做了官,我因為軍務繁忙,也很少見到他。自從先皇賞賜了我們桓家建康的府邸,謝莊跟朝中大臣一起來賀我一回,以後就再沒來過,但不知道他這一次來見我是為何事?”桓翌手裡捏著一顆棋子對南康大長公主說。
“莫不是為了你那荊州王而來,我猜一定是我那皇侄不願意封你做荊州王,派謝尚書來跟你說道說道,畢竟論起來,謝家跟咱們桓家也算是世交,你跟他兄長交好呢。”南康大長公主一邊笑著說一邊落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