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等大唐名儒,還有如於志寧、長孫無忌等許多重臣參與增損。
“好,五經正義交於印刷局刊印,然後發行天下,以後凡士人應明經科,均須誦習儒經,義理全據五經正義所說,否則就視為異端邪說。”李治拍板。
朝廷科舉幾十科,但以明經為主,九經和五經正義為考試必用書,那麼這套書的思想理論對唐人將會有巨大的影響。
李逍也是知道些這些儒經的哲學思想的,比如周易正義裡宣揚的是先道而後形的唯心論,而禮記正義這本書,宣揚的則是儒家重禮的觀念,提倡尊卑貴賤的等級差別。
這就是統一思想。
漢以來,朝廷信奉儒學,以儒治世。儒家經典是儒家的根基,而經學又是儒學的表現形態,透過註解經書,表達的是一個時代知識群體的理想、追求、思想旨趣和價值觀念。
可以說,統一儒家經典注義,其實就是在統一天下人的普世價值觀,透過支援宣傳那些對朝廷有利的價值觀思想,進而達到更牢固的統治。
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李世民當初搞這套巨編,其實也是把被士族壟斷在手裡的學術權,收歸到朝廷的手裡。
朝廷一套五經正義編成刊行,那麼這五經的解釋權就不再是在那各個士族之手,而是在朝廷之手了。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地給地,朕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成效。”
“一萬套九經,朕所欲也,一萬套五經正義,亦朕所欲也!”